派驻监督 | 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精准监督 靶向防治“车轮歪风”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

“你好,请出示下最近三个月的公车封存台账、行驶轨迹数据和加油卡消费记录。”10月9日,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组织力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集团所属部分企业,对公车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发现的公车封存不规范、档案信息不全等问题,现场进行反馈,并督促限期整改。

这是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开展“车轮上的歪风”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驻集团纪检监察组坚持“盯日常”与“抓节点”并举、“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聚焦公车管理使用关键环节,紧盯突出问题,创新监督方式,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截至目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5个方面74项问题。制发纪律监察建议书1份,推动集团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公务车辆配备管理细则》等制度,督促34家二级企业严格依规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着力以严密制度“笼子”严防车轮“跑偏”。

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组织人员现场检查公车管理使用情况。

“找对病灶+治疗清单”,打造对症开方的精准监督

针对车轮歪风隐蔽性强、易反弹回潮等情况,驻集团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内部巡察掌握的情况和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对公车管理使用领域存在的个性问题和面上情况进行“把脉问诊”。研判发现,该领域突出问题在“四风”中占比较高,且主要集中表现为“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超标配置、夹带报销、违规领取车补”等五个方面“顽疾”。

“整治只是手段,促规范才是目的。找准抓手、扭住不放,才能铲除病灶、防止反弹。”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为有效解决上述五类突出问题,该组坚持靶向施策、精准施治,专门制定“一对一”纠治任务清单,细化监督检查工作要点20余项,实行全周期挂图作战、台账管理,全过程运用“大数据碰撞+人工复核”方式,确保监督到位、精准有力。

“多轮驱动+交叉互查”,打造前移关口的立体监督

针对监督对象多、车辆分散等监督难点,驻集团纪检监察组坚持系统思维、聚力攻坚,创新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监督网络。探索实施“室组企”联动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力量聚合、监督效能聚变的良性循环。在向上报告提速上,与委机关有关室建立情况专报“直通车”,对重大疑难问题及时直报快办;在内部协同增效上,与集团党委巡察、审计、财务等部门加强常态沟通,联合组建专项检查组,对34家二级子公司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在向下延伸拓展上,督促各级企业纪委设立“监督哨”,选聘一批“廉情信息员”,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

“交叉检查机制,既能跳出熟人圈子,又能覆盖监督盲区”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前移监督关口、拓宽监督渠道等方式,截至目前,主动发现问题线索21条,纠治公车私用问题12起、处分处理16人,形成有力震慑效果。

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组织专项检查组核对公车报销凭证。

“数据赋能+电子档案”,打造高清探头的高效监督

针对公车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审批不规范、监督不及时等问题,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最大化发挥“监督的再监督”杠杆撬动效用,督促集团及所属企业扛起主体责任,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预防做在先。工作中,突出人防、技防、物防贯通融合、同向发力,依托蜀道大数据云平台,开设公车“监督预警”模块,对“八小时外用车、节假日动封、轨迹偏离”等10余种异常情形,实时弹窗预警提醒。同步建立“线下跟进检查”机制,每半年随机抽取15家单位、倒查台账,确保公车管理使用制度落到实处。

同时,推动各级企业规范建立公车使用电子档案,实现车辆使用、行驶轨迹、维修记录等信息一键可查鼓励职工群众对违规用车行为实时举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

“车轮之风非小事,常抓才能见长效必须持续加固作风建设的堤坝,坚决斩断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的链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成果,紧盯公车管理使用的新动向、新情况贯通抓好监督提醒、制度约束、教育警示,一体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切实推动作风建设向实向好发展。(作者:王卫东编辑:曾铃琳

编辑人员:曾铃琳

派驻监督 | 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精准监督 靶向防治“车轮歪风”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你好,请出示下最近三个月的公车封存台账、行驶轨迹数据和加油卡消费记录。”10月9日,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组织力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集团所属部分企业,对公车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发现的公车封存不规范、档案信息不全等问题,现场进行反馈,并督促限期整改。

这是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开展“车轮上的歪风”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驻集团纪检监察组坚持“盯日常”与“抓节点”并举、“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聚焦公车管理使用关键环节,紧盯突出问题,创新监督方式,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截至目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5个方面74项问题。制发纪律监察建议书1份,推动集团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公务车辆配备管理细则》等制度,督促34家二级企业严格依规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着力以严密制度“笼子”严防车轮“跑偏”。

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组织人员现场检查公车管理使用情况。

“找对病灶+治疗清单”,打造对症开方的精准监督

针对车轮歪风隐蔽性强、易反弹回潮等情况,驻集团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内部巡察掌握的情况和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对公车管理使用领域存在的个性问题和面上情况进行“把脉问诊”。研判发现,该领域突出问题在“四风”中占比较高,且主要集中表现为“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超标配置、夹带报销、违规领取车补”等五个方面“顽疾”。

“整治只是手段,促规范才是目的。找准抓手、扭住不放,才能铲除病灶、防止反弹。”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为有效解决上述五类突出问题,该组坚持靶向施策、精准施治,专门制定“一对一”纠治任务清单,细化监督检查工作要点20余项,实行全周期挂图作战、台账管理,全过程运用“大数据碰撞+人工复核”方式,确保监督到位、精准有力。

“多轮驱动+交叉互查”,打造前移关口的立体监督

针对监督对象多、车辆分散等监督难点,驻集团纪检监察组坚持系统思维、聚力攻坚,创新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监督网络。探索实施“室组企”联动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力量聚合、监督效能聚变的良性循环。在向上报告提速上,与委机关有关室建立情况专报“直通车”,对重大疑难问题及时直报快办;在内部协同增效上,与集团党委巡察、审计、财务等部门加强常态沟通,联合组建专项检查组,对34家二级子公司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在向下延伸拓展上,督促各级企业纪委设立“监督哨”,选聘一批“廉情信息员”,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

“交叉检查机制,既能跳出熟人圈子,又能覆盖监督盲区”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前移监督关口、拓宽监督渠道等方式,截至目前,主动发现问题线索21条,纠治公车私用问题12起、处分处理16人,形成有力震慑效果。

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组织专项检查组核对公车报销凭证。

“数据赋能+电子档案”,打造高清探头的高效监督

针对公车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审批不规范、监督不及时等问题,驻集团纪检监察组最大化发挥“监督的再监督”杠杆撬动效用,督促集团及所属企业扛起主体责任,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预防做在先。工作中,突出人防、技防、物防贯通融合、同向发力,依托蜀道大数据云平台,开设公车“监督预警”模块,对“八小时外用车、节假日动封、轨迹偏离”等10余种异常情形,实时弹窗预警提醒。同步建立“线下跟进检查”机制,每半年随机抽取15家单位、倒查台账,确保公车管理使用制度落到实处。

同时,推动各级企业规范建立公车使用电子档案,实现车辆使用、行驶轨迹、维修记录等信息一键可查鼓励职工群众对违规用车行为实时举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

“车轮之风非小事,常抓才能见长效必须持续加固作风建设的堤坝,坚决斩断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的链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驻蜀道集团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成果,紧盯公车管理使用的新动向、新情况贯通抓好监督提醒、制度约束、教育警示,一体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切实推动作风建设向实向好发展。(作者:王卫东编辑:曾铃琳

编辑人员:曾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