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期:点题监督护民生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清廉四川》栏目。

去年以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构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主评”长效机制,以“照单全收、闭环管理、同题共答”的创新实践,让监督直抵民生末梢,深挖问题线索,严惩“蝇贪蚁腐”,形成了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长埝沟村村民 舒勤:这2000元钱,终于回到集体账户上了,太感谢了。

【正文】20245月,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在开展“有事找纪检”设点宣传时,接到群众反映,对原八角村6组、10组的水泥公路补偿款分配存疑。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书记 刘奕均:我们立即将该问题纳入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重点督办事项,采取上门座谈了解、调取原始地籍资料、查阅征地补偿协议、核对资金账目等方式来找准问题症结。

调查发现:2018年,石湍镇原八角村6组、10组水泥公路因修建资潼高速公路被占用。20185月,原八角村村委会对公账户收到石湍镇人民政府拨付6组、10组水泥公路补偿款共计42500元。当时,分配争议较大,虽经多次商讨,但意见一直未统一。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书记 刘奕均:此后,原八角村与原长埝沟村于2020年5月合并为长埝沟村,原八角村6组与原八角村10组于2020年10月合并为长埝沟村11组。加之款项涉及人员较多,不少村民又外出务工,分配事宜一拖再拖,该笔款项保存直至2022年11月。

202211月,长埝沟村11组组长肖某组织会议商定了原八角村6组、10组水泥公路补偿款分配方案,剩余公路补偿款2365元未分配。之后,肖某以其妻子的名义,冒领了剩余补偿款,用于伙食费、误工费等开支。

202412月,肖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冒领的补偿款全部予以追回。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书记 刘奕均:现在群众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此前,我们镇纪委年均受理群众诉求反映不足20件,自2024年开展全面深化群众点题工作后,仅去年收集各类问题反映达143件,推动解决143件,群众诉求办结率达100%。

这样的变化始于2024年初,四川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市(州)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与纪检监察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掌握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第一手资料。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邓春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众感受最直接、了解最清楚。但从之前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群众主动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并不高。有时群众不清楚哪些属于作风或腐败问题,也不清楚哪些问题可以向纪委反映,加上基层熟人社会,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往往不愿意反映问题。

四川省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新路径,鼓励群众积极向乡镇(街道)纪(工)委反映问题。各乡镇(街道)通过公示栏、村(居)民微信群、“村村通”广播,以及召开村(居)民大会、坝坝会等形式,开展全覆盖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同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运用好网络举报平台、举报电话等渠道,又通过集中接访、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问题反映。乡镇(街道)纪(工)委对所有问题照单全收,立足职能职责分类处置,对业务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及时办理,对业务范围外的问题诉求分流转办,挂账销号管理,全程跟踪督办,有力回应群众关切。2024年,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集群众诉求72.7万件,已推动解决70.7万件,从中发现问题线索5.2万件、立案3.3万人。

主持人:

及时解决问题,是回报信任的关键所在。四川省纪委监委通过构建工作机制,健全了层层担责、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形成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工作合力。办好了一大批为民造福的实事,解决了一大批困扰群众的难题,有力巩固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

【正文】2024年以来,眉山市仁寿县纪委监委探索运用“定点、定向、定责”工作机制,以强有力的“靶向监督”,精准纠治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了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叶绪燕:我们会同发改、住建、农业、审计、财政等部门,组建专项监督组,专题研究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采用“访、看、查、督”方式,推动实现“靶向监督+协同作战”。

通过定点式监督、靶向式监督,仁寿县纪委监委对农村道路建设领域重点项目全面摸排,发现了县交通运输局原副局长肖某某、王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严肃查处了2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在项目承揽、管理、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等问题。肖某某、王某均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纪委监委驻县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陈伟利:我们坚持办案引领是整治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破题”的关键。截至目前,仁寿县在交通领域共立案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人。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仁寿县纪委监委认真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通过制发履责提示卡、开展监督“回头看”等形式,持续压紧压实行业职能部门和镇村主体责任,督促问题整改,推动建立权责明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建、管、护”机制,防止老问题复发、新问题萌发。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居民 刘清华:这条路全长20公里,原来路面破损严重,我们出行十分困难。现在路面平整了,以后赶场就再也不堵车了。

刘清华口中的路,就是板曲路。在开展“有事找纪检”工作走访过程中,工作组收到多名群众反映该条路出行不便的问题。为尽快推动解决群众诉求,县纪委监委召集方家镇、县交通运输局等单位“一把手”现场调研3次,并针对整治暴露出的责任落实、制度机制等方面漏洞,向分管县领导发出履责提示函,提醒推动有关方面整改落实。为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仁寿县纪委监委又全面起底了2021年以来,全县27个乡镇(街道)293个村(社区)农村道路建设台账,采取实地走访“看前期策划、看项目质量、看项目结果、听群众评价”的“三看一听”方式,综合开展全覆盖、点穴式监督。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纪委常委 县监委委员 王博: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仁寿县纪委监委共督促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底数不清、项目基本情况不明等问题67个,推动解决农村“烂尾路”“断头路”“卡脖路”等问题54个,推动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指南》等制度机制13项。

2024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委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各职能部门在做好相关领域整治的同时,聚焦问题背后的症结、短板,修订完善制度、堵塞监管漏洞。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邓春生:纪委监委充分履行监督专责,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紧扣堵点、难点开展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和精准监督,推动职能部门优化效能、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有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对不作为、慢作为以及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蚁腐”严肃查处,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

主持人:

以群众诉求为靶向、群众需求为目标、群众满意为标尺,是彰显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的基本立场。近年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督促职责,既深挖严查“风腐责”问题,又以更大力度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到新变化、有更多获得感。

好了,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再见。

编辑人员:赵华文

第540期:点题监督护民生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清廉四川》栏目。

去年以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构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主评”长效机制,以“照单全收、闭环管理、同题共答”的创新实践,让监督直抵民生末梢,深挖问题线索,严惩“蝇贪蚁腐”,形成了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长埝沟村村民 舒勤:这2000元钱,终于回到集体账户上了,太感谢了。

【正文】20245月,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在开展“有事找纪检”设点宣传时,接到群众反映,对原八角村6组、10组的水泥公路补偿款分配存疑。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书记 刘奕均:我们立即将该问题纳入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重点督办事项,采取上门座谈了解、调取原始地籍资料、查阅征地补偿协议、核对资金账目等方式来找准问题症结。

调查发现:2018年,石湍镇原八角村6组、10组水泥公路因修建资潼高速公路被占用。20185月,原八角村村委会对公账户收到石湍镇人民政府拨付6组、10组水泥公路补偿款共计42500元。当时,分配争议较大,虽经多次商讨,但意见一直未统一。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书记 刘奕均:此后,原八角村与原长埝沟村于2020年5月合并为长埝沟村,原八角村6组与原八角村10组于2020年10月合并为长埝沟村11组。加之款项涉及人员较多,不少村民又外出务工,分配事宜一拖再拖,该笔款项保存直至2022年11月。

202211月,长埝沟村11组组长肖某组织会议商定了原八角村6组、10组水泥公路补偿款分配方案,剩余公路补偿款2365元未分配。之后,肖某以其妻子的名义,冒领了剩余补偿款,用于伙食费、误工费等开支。

202412月,肖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冒领的补偿款全部予以追回。

【采访】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纪委书记 刘奕均:现在群众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此前,我们镇纪委年均受理群众诉求反映不足20件,自2024年开展全面深化群众点题工作后,仅去年收集各类问题反映达143件,推动解决143件,群众诉求办结率达100%。

这样的变化始于2024年初,四川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市(州)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与纪检监察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掌握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第一手资料。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邓春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众感受最直接、了解最清楚。但从之前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群众主动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并不高。有时群众不清楚哪些属于作风或腐败问题,也不清楚哪些问题可以向纪委反映,加上基层熟人社会,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往往不愿意反映问题。

四川省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新路径,鼓励群众积极向乡镇(街道)纪(工)委反映问题。各乡镇(街道)通过公示栏、村(居)民微信群、“村村通”广播,以及召开村(居)民大会、坝坝会等形式,开展全覆盖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同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运用好网络举报平台、举报电话等渠道,又通过集中接访、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问题反映。乡镇(街道)纪(工)委对所有问题照单全收,立足职能职责分类处置,对业务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及时办理,对业务范围外的问题诉求分流转办,挂账销号管理,全程跟踪督办,有力回应群众关切。2024年,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集群众诉求72.7万件,已推动解决70.7万件,从中发现问题线索5.2万件、立案3.3万人。

主持人:

及时解决问题,是回报信任的关键所在。四川省纪委监委通过构建工作机制,健全了层层担责、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形成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工作合力。办好了一大批为民造福的实事,解决了一大批困扰群众的难题,有力巩固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

【正文】2024年以来,眉山市仁寿县纪委监委探索运用“定点、定向、定责”工作机制,以强有力的“靶向监督”,精准纠治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了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叶绪燕:我们会同发改、住建、农业、审计、财政等部门,组建专项监督组,专题研究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采用“访、看、查、督”方式,推动实现“靶向监督+协同作战”。

通过定点式监督、靶向式监督,仁寿县纪委监委对农村道路建设领域重点项目全面摸排,发现了县交通运输局原副局长肖某某、王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严肃查处了2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在项目承揽、管理、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违规从事营利活动等问题。肖某某、王某均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纪委监委驻县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陈伟利:我们坚持办案引领是整治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破题”的关键。截至目前,仁寿县在交通领域共立案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人。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农村道路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仁寿县纪委监委认真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通过制发履责提示卡、开展监督“回头看”等形式,持续压紧压实行业职能部门和镇村主体责任,督促问题整改,推动建立权责明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建、管、护”机制,防止老问题复发、新问题萌发。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居民 刘清华:这条路全长20公里,原来路面破损严重,我们出行十分困难。现在路面平整了,以后赶场就再也不堵车了。

刘清华口中的路,就是板曲路。在开展“有事找纪检”工作走访过程中,工作组收到多名群众反映该条路出行不便的问题。为尽快推动解决群众诉求,县纪委监委召集方家镇、县交通运输局等单位“一把手”现场调研3次,并针对整治暴露出的责任落实、制度机制等方面漏洞,向分管县领导发出履责提示函,提醒推动有关方面整改落实。为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仁寿县纪委监委又全面起底了2021年以来,全县27个乡镇(街道)293个村(社区)农村道路建设台账,采取实地走访“看前期策划、看项目质量、看项目结果、听群众评价”的“三看一听”方式,综合开展全覆盖、点穴式监督。

【采访】眉山市仁寿县纪委常委 县监委委员 王博: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仁寿县纪委监委共督促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底数不清、项目基本情况不明等问题67个,推动解决农村“烂尾路”“断头路”“卡脖路”等问题54个,推动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指南》等制度机制13项。

2024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委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各职能部门在做好相关领域整治的同时,聚焦问题背后的症结、短板,修订完善制度、堵塞监管漏洞。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邓春生:纪委监委充分履行监督专责,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紧扣堵点、难点开展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和精准监督,推动职能部门优化效能、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有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对不作为、慢作为以及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蚁腐”严肃查处,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

主持人:

以群众诉求为靶向、群众需求为目标、群众满意为标尺,是彰显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的基本立场。近年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督促职责,既深挖严查“风腐责”问题,又以更大力度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到新变化、有更多获得感。

好了,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再见。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