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期:誓言无声 丹心永恒
发布时间:2025-10-17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清廉四川》栏目。

2025417日夜晚,成都金堂的夜色格外凝重。金堂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晋兆东在加班工作期间,突发脑动脉瘤破裂,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他的生命还是永远定格在了39岁。这位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纪检监察事业和为民服务中的干部,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今天,让我们一同追忆晋兆东同志的一生,感受他用忠诚、担当和奉献书写的壮丽篇章。

【正文】418日清晨,金堂县纪委监委机关大楼和往常一样逐渐热闹起来,但办公室工作人员邹婉却察觉到了不对劲,晋兆东那间总是早早亮起灯光的办公室,此刻却大门紧闭。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工作人员 邹婉:晋书记是机关里公认的“早到钉子户”,每天八点,他就已经坐在办公桌前,就着早饭翻看文件了。后来,知道晋书记出事了……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相信。

在同事们的回忆里,417日那天,晋兆东像往常一样忙碌。他上午参加了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主持召开了审查调查工作会,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向县委汇报重要工作,同时处置了一个紧急的案件线索。夜幕降临,其他人已陆续下班,他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正忙着与两名办案的同志讨论工作。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画面。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 刘波:那天我走的时候,还劝晋书记早点回家休息,他抬头笑了笑说“把手头这点事情忙完就走”。现在回想起来,他桌子上还放着没吃完的盒饭,已经凉透了。他总是这样,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总想着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却从来不顾自己有多累。

主持人:

在纪检监察战线上,晋兆东是一柄令人敬畏的反腐利剑。面对腐败分子,他铁面无私、毫不退缩;面对困难挑战,他迎难而上、刻苦钻研。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就能锻造出无坚不摧的本领。

【正文】20237月,晋兆东从简阳市纪委监委交流到金堂县纪委监委,分管审查调查工作。当时,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这对原本主要负责综合工作、办案经验不足的晋兆东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 杨思武:晋书记刚开始接手工作的时候,他一直很谦虚地自称自己是新手,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他是新手。在他的办公室,有两个很高的书柜,里面摆满了纪检监察业务的工具书,有的还夹着便签纸,有的折满了页脚,有的还被翻得皱巴巴的。在书页的空白处,密密麻麻的都写满了笔记。他在金堂的工作成就,跟他充满耐心、毅力的默默努力是直接相关的。

在查办金堂县卫健系统相关案件时,晋兆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县卫健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文某提前做了准备,在谈话过程中态度极为抵触,让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 刘波:文某因为提前做了准备,极为抵触和不配合,不是回答“不熟悉”“不知道”,就是顾左右而言他。那一阵子,晋书记完全“钉”在了案子上,白天,不是坐在谈话室里,做文某工作,就是端坐在指挥室的椅子上,和同志们一起看谈话录像,分析文某的经历和性格特点,调整谈话方案。晚上,回到办公室,就一头扎到外调材料纸堆中,一笔一笔翻,一项一项查,从海量数据里“捞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细致排查,晋兆东终于从几笔房屋装修款中发现了突破口。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 刘波:我们找到了装修队,掌握了文某与医疗耗材商之间的资金往来证据。当证据摆在文某面前,问他“为什么你家房子装修时(是)医疗耗材商付的钱”,文某被问得哑口无声,心理防线由此开始崩塌,案件取得了突破!

就在案件有所突破的时候,各方压力接踵而至,有给晋兆东打电话说情的,甚至还有威胁他的,但晋兆东始终不为所动。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刘波:晋书记从来没有动摇过,他总是义正词严地说“这个求情,那个求情,哪个给老百姓求情?”在他的坚持下,文某案件不仅成功告破,还顺藤摸瓜,查实了金堂县中医医院原院长张某等多位卫健系统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

在金堂任职的600多个日日夜夜,晋兆东先后牵头办理了民政、卫健、国企等领域典型案件45件,挽回经济损失7800余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主持人:

晋兆东常说,“群众找纪委就是相信党,这份信任绝不能辜负”。在他心里,群众的小事就是天大的事。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用行动解决民忧,在基层一线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答卷。

【正文】金堂县淮口街道山江村是个偏僻的村子,村民以前都靠山上的水井生活,有一户住得偏远的村民,取水要走很远的山路。如今,村民们都用上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这份便利的背后,也凝聚着晋兆东的心血。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副主任 付马玲:晋书记不仅多次到现场查看,还召集淮口街道、县水务局、自来水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开会研讨,协调各方资源。通水那天,得知困扰当地群众已久的用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他比哪个都开心。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淮口街道山江村村民 刘光权:现在用水方便多了,水龙头打开,水就来了。

在金堂龚家山,油橄榄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但因交通问题导致运输困难,成了种植户的心头病。龚家村种植户易大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纪委反映了这个问题,很快这份群众诉求便放到了晋兆东的桌上。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龚家村油橄榄种植户 易大洪:他们很快就带队来走访,还联系县农业农村局,协调属地街道、橄榄油生产公司和我们种植户一起商量办法。最后确定由油橄榄生产公司安排车辆到家门口、果园中收购,当年就帮我们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在简阳市原壮溪乡脱贫攻坚期间,晋兆东负责监督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在办公室钉了三块展板——“资金来源图”“风险预警图”“脱贫路线图”。

【采访】曾与晋兆东共事的同事   李沛键:晋书记每天都会盯着展板上的数字,哪笔资金超过48小时没到项目上,他就用红笔在展板上画个“X”,当天或者第二天必定要问清楚原因。

主持人:

群众反映的事就是晋兆东最关心的事,他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各种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保持着清正廉洁的本色。

【正文】晋兆东的家庭并不宽裕,父母长期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女儿体质弱,因病休学一年;妻子手术后,常年服药在家照顾孩子。面对困难而志不移,晋兆东一贯对自己严格要求,从未想过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做些什么,生活极其简朴。

【采访】晋兆东的妻子 李莉琼:他说的是衣服能穿就行,饭菜能填饱肚子就行,他之前过去上班的时候,一开始他坐的客车,还是坐了很久,要绕一些,但是班车要便宜些,现在就觉得像是做了一个梦,就感觉在梦里面他去世了,但是这个梦又醒不来,这种感觉。即使他不在了,但是他肯定希望我和孩子,能够好好地继续生活下去。

晋兆东的衣服穿了几年都舍不得换,他总对妻子说,“我穿得好不好没关系,只要你们和孩子好就行”。

在原则问题上,晋兆东总是寸步不让,绝不搞半点特殊。

【采访】四川省简阳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 王君华:记得有一次晚上加班,兆东接到了他爸爸的电话,说腿扭伤了,需要马上送医院,当时就有同事建议用公车去接一下,他坚决不同意,他说单位上的车不能用的,我自己打的去接我爸爸,他自己经常都说,纪律的红线是半步都不能越的,他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同志。

晋兆东的父亲晋良德曾想在村上修路时,顺便铲点水泥填平家门口的坎,却遭到了儿子的坚决反对。

【采访】晋兆东的父亲 晋良德:他说的要倒混泥土,就只有自己出钱去倒,这个是公家的,你那个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另外邻居都说的,说我这个儿子做事也就太认真了,都说他胳膊是往外面拐的,我相信他,他也是为的是人民,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不是个人的私利,他遵守了国家党的章程制度,我感到有这种儿子骄傲,但是他走了。

在晋兆东刚毅的外表下,也有着柔情的一面。因为工作繁忙,他对家人满怀愧疚,他尽量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爱。

【采访】晋兆东的女儿 芯仔:我爸爸在(给我的)信里就写第一就要勇敢,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不能当“鸵鸟”,第二就是要细心,这个细节就能确定你的一切,第三就是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最后达到你(想要)的结果,我爸就是经常工作(忙),就不能陪我了,但是我知道他肯定是很爱我的,我就一定会听他的话,勇敢、细心、坚持。

主持人:

翻开晋兆东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本,扉页上的入党誓词工整有力——“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落款处“宣誓人:晋兆东”几个大字,仿佛还带着他的温度。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将这铿锵誓言镌刻在了巴蜀大地,镌刻在了人民心中。如今,晋兆东同志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无数纪检监察干部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守护公平正义、服务人民群众的征程上,奋勇前行,永不止步!

好,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咱们下周再见。

编辑人员:赵华文

第556期:誓言无声 丹心永恒

发布时间:2025-10-17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清廉四川》栏目。

2025417日夜晚,成都金堂的夜色格外凝重。金堂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晋兆东在加班工作期间,突发脑动脉瘤破裂,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他的生命还是永远定格在了39岁。这位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纪检监察事业和为民服务中的干部,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今天,让我们一同追忆晋兆东同志的一生,感受他用忠诚、担当和奉献书写的壮丽篇章。

【正文】418日清晨,金堂县纪委监委机关大楼和往常一样逐渐热闹起来,但办公室工作人员邹婉却察觉到了不对劲,晋兆东那间总是早早亮起灯光的办公室,此刻却大门紧闭。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工作人员 邹婉:晋书记是机关里公认的“早到钉子户”,每天八点,他就已经坐在办公桌前,就着早饭翻看文件了。后来,知道晋书记出事了……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相信。

在同事们的回忆里,417日那天,晋兆东像往常一样忙碌。他上午参加了全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调度会、主持召开了审查调查工作会,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向县委汇报重要工作,同时处置了一个紧急的案件线索。夜幕降临,其他人已陆续下班,他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正忙着与两名办案的同志讨论工作。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画面。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 刘波:那天我走的时候,还劝晋书记早点回家休息,他抬头笑了笑说“把手头这点事情忙完就走”。现在回想起来,他桌子上还放着没吃完的盒饭,已经凉透了。他总是这样,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总想着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却从来不顾自己有多累。

主持人:

在纪检监察战线上,晋兆东是一柄令人敬畏的反腐利剑。面对腐败分子,他铁面无私、毫不退缩;面对困难挑战,他迎难而上、刻苦钻研。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就能锻造出无坚不摧的本领。

【正文】20237月,晋兆东从简阳市纪委监委交流到金堂县纪委监委,分管审查调查工作。当时,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这对原本主要负责综合工作、办案经验不足的晋兆东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 杨思武:晋书记刚开始接手工作的时候,他一直很谦虚地自称自己是新手,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他是新手。在他的办公室,有两个很高的书柜,里面摆满了纪检监察业务的工具书,有的还夹着便签纸,有的折满了页脚,有的还被翻得皱巴巴的。在书页的空白处,密密麻麻的都写满了笔记。他在金堂的工作成就,跟他充满耐心、毅力的默默努力是直接相关的。

在查办金堂县卫健系统相关案件时,晋兆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县卫健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文某提前做了准备,在谈话过程中态度极为抵触,让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 刘波:文某因为提前做了准备,极为抵触和不配合,不是回答“不熟悉”“不知道”,就是顾左右而言他。那一阵子,晋书记完全“钉”在了案子上,白天,不是坐在谈话室里,做文某工作,就是端坐在指挥室的椅子上,和同志们一起看谈话录像,分析文某的经历和性格特点,调整谈话方案。晚上,回到办公室,就一头扎到外调材料纸堆中,一笔一笔翻,一项一项查,从海量数据里“捞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细致排查,晋兆东终于从几笔房屋装修款中发现了突破口。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 刘波:我们找到了装修队,掌握了文某与医疗耗材商之间的资金往来证据。当证据摆在文某面前,问他“为什么你家房子装修时(是)医疗耗材商付的钱”,文某被问得哑口无声,心理防线由此开始崩塌,案件取得了突破!

就在案件有所突破的时候,各方压力接踵而至,有给晋兆东打电话说情的,甚至还有威胁他的,但晋兆东始终不为所动。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刘波:晋书记从来没有动摇过,他总是义正词严地说“这个求情,那个求情,哪个给老百姓求情?”在他的坚持下,文某案件不仅成功告破,还顺藤摸瓜,查实了金堂县中医医院原院长张某等多位卫健系统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

在金堂任职的600多个日日夜夜,晋兆东先后牵头办理了民政、卫健、国企等领域典型案件45件,挽回经济损失7800余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主持人:

晋兆东常说,“群众找纪委就是相信党,这份信任绝不能辜负”。在他心里,群众的小事就是天大的事。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用行动解决民忧,在基层一线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答卷。

【正文】金堂县淮口街道山江村是个偏僻的村子,村民以前都靠山上的水井生活,有一户住得偏远的村民,取水要走很远的山路。如今,村民们都用上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这份便利的背后,也凝聚着晋兆东的心血。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副主任 付马玲:晋书记不仅多次到现场查看,还召集淮口街道、县水务局、自来水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开会研讨,协调各方资源。通水那天,得知困扰当地群众已久的用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他比哪个都开心。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淮口街道山江村村民 刘光权:现在用水方便多了,水龙头打开,水就来了。

在金堂龚家山,油橄榄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但因交通问题导致运输困难,成了种植户的心头病。龚家村种植户易大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纪委反映了这个问题,很快这份群众诉求便放到了晋兆东的桌上。

【采访】四川省金堂县龚家村油橄榄种植户 易大洪:他们很快就带队来走访,还联系县农业农村局,协调属地街道、橄榄油生产公司和我们种植户一起商量办法。最后确定由油橄榄生产公司安排车辆到家门口、果园中收购,当年就帮我们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在简阳市原壮溪乡脱贫攻坚期间,晋兆东负责监督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在办公室钉了三块展板——“资金来源图”“风险预警图”“脱贫路线图”。

【采访】曾与晋兆东共事的同事   李沛键:晋书记每天都会盯着展板上的数字,哪笔资金超过48小时没到项目上,他就用红笔在展板上画个“X”,当天或者第二天必定要问清楚原因。

主持人:

群众反映的事就是晋兆东最关心的事,他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各种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保持着清正廉洁的本色。

【正文】晋兆东的家庭并不宽裕,父母长期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女儿体质弱,因病休学一年;妻子手术后,常年服药在家照顾孩子。面对困难而志不移,晋兆东一贯对自己严格要求,从未想过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做些什么,生活极其简朴。

【采访】晋兆东的妻子 李莉琼:他说的是衣服能穿就行,饭菜能填饱肚子就行,他之前过去上班的时候,一开始他坐的客车,还是坐了很久,要绕一些,但是班车要便宜些,现在就觉得像是做了一个梦,就感觉在梦里面他去世了,但是这个梦又醒不来,这种感觉。即使他不在了,但是他肯定希望我和孩子,能够好好地继续生活下去。

晋兆东的衣服穿了几年都舍不得换,他总对妻子说,“我穿得好不好没关系,只要你们和孩子好就行”。

在原则问题上,晋兆东总是寸步不让,绝不搞半点特殊。

【采访】四川省简阳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 王君华:记得有一次晚上加班,兆东接到了他爸爸的电话,说腿扭伤了,需要马上送医院,当时就有同事建议用公车去接一下,他坚决不同意,他说单位上的车不能用的,我自己打的去接我爸爸,他自己经常都说,纪律的红线是半步都不能越的,他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同志。

晋兆东的父亲晋良德曾想在村上修路时,顺便铲点水泥填平家门口的坎,却遭到了儿子的坚决反对。

【采访】晋兆东的父亲 晋良德:他说的要倒混泥土,就只有自己出钱去倒,这个是公家的,你那个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另外邻居都说的,说我这个儿子做事也就太认真了,都说他胳膊是往外面拐的,我相信他,他也是为的是人民,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不是个人的私利,他遵守了国家党的章程制度,我感到有这种儿子骄傲,但是他走了。

在晋兆东刚毅的外表下,也有着柔情的一面。因为工作繁忙,他对家人满怀愧疚,他尽量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爱。

【采访】晋兆东的女儿 芯仔:我爸爸在(给我的)信里就写第一就要勇敢,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不能当“鸵鸟”,第二就是要细心,这个细节就能确定你的一切,第三就是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最后达到你(想要)的结果,我爸就是经常工作(忙),就不能陪我了,但是我知道他肯定是很爱我的,我就一定会听他的话,勇敢、细心、坚持。

主持人:

翻开晋兆东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本,扉页上的入党誓词工整有力——“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落款处“宣誓人:晋兆东”几个大字,仿佛还带着他的温度。他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将这铿锵誓言镌刻在了巴蜀大地,镌刻在了人民心中。如今,晋兆东同志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无数纪检监察干部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守护公平正义、服务人民群众的征程上,奋勇前行,永不止步!

好,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咱们下周再见。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