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暖民心丨阿坝州若尔盖县:“沉睡”七年的征地补偿款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并在乡镇(街道)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廉洁四川”特推出“清风暖民心”专栏,分“集中整治在行动”“有事找纪检”2个子栏目,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我们的征地补偿款终于到账了,卡卓卡卓(藏语:谢谢)!”近日,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下山村村民森根喜笑颜开地来到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将一面写着“排忧解难暖人心 为民服务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手中。

群众为若尔盖县纪检监察干部送来了“排忧解难暖人心 为民服务显真情”的锦旗。(谢小龙 摄)

“这笔钱已经拖了很久了,一直没拿到,不晓得还拿得到不?”今年3月,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上门问访”工作时,收到降扎乡下山村群众反映,7年前的征地补偿款6000元迟迟未领到。

若尔盖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上门问访”工作,切实推动解决牧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范合琪 摄)

“老乡,先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调查核实你反映的情况,一定不会让你的补偿款打水漂的!”面对焦急反映问题的牧民群众,若尔盖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详细地记录下问题。

“群众的征地补偿款为何长达7年都迟迟未发放?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在屡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后,为何职能部门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向群众告知具体情况?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为了尽快查清问题,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有事找纪检”台账,抽调精干力量直插基层一线,就村民反映的问题,调阅档案卷宗、走访经办人员,与县交通运输、信访、财政等部门和属地乡镇等反复沟通核实,“抽丝剥茧”最终清晰地指向了问题的“症结”。

原来,早在2018年,降扎乡下山村、求吉村等5个村涉及100余户群众的土地因实施“国道345线迭部川甘界至若尔盖麦溪至甘肃玛曲段改建工程”项目被征用,但未约定具体支付补偿款的时间。后来,因项目业主方长期拖欠、消极支付补偿款,县交通运输局作为项目协调监管责任单位,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督促协调不力,导致这笔征地补偿款在流转环节被“卡”住,而且一拖就是7年。

查清来龙去脉后,若尔盖县纪委监委迅速打响“监督战”,向县交通运输局发出《工作提示函》,明确指出其监管责任缺失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对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2名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提醒,压实主体责任。

县交通运输局赓即召开专题推进会,会上,问题症结被一一“解剖”,责任被“点名到人”层层压实,措施被细化为清晰“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县纪委监委强有力的监督推动下,涉及村集体的45万元补偿款已按要求打入村集体账户,其余应发放到户的资金也悉数汇入了群众个人银行卡中。

针对此案暴露出的问题,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以案促治,牵头构建“班子成员包片+纪检监察室联乡(镇)+乡(镇)村协同”协作联动监督机制,聚焦征地补偿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点题”治理,重点整治征地补偿等环节中执行不到位、不主动等问题。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主动“上门问访”63人次,接待群众73人,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2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25项,追缴违纪违法所得650万余元。作者:张嘉雯

编辑人员:易灵俊

清风暖民心丨阿坝州若尔盖县:“沉睡”七年的征地补偿款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并在乡镇(街道)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廉洁四川”特推出“清风暖民心”专栏,分“集中整治在行动”“有事找纪检”2个子栏目,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我们的征地补偿款终于到账了,卡卓卡卓(藏语:谢谢)!”近日,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下山村村民森根喜笑颜开地来到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办公室,将一面写着“排忧解难暖人心 为民服务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手中。

群众为若尔盖县纪检监察干部送来了“排忧解难暖人心 为民服务显真情”的锦旗。(谢小龙 摄)

“这笔钱已经拖了很久了,一直没拿到,不晓得还拿得到不?”今年3月,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上门问访”工作时,收到降扎乡下山村群众反映,7年前的征地补偿款6000元迟迟未领到。

若尔盖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上门问访”工作,切实推动解决牧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范合琪 摄)

“老乡,先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调查核实你反映的情况,一定不会让你的补偿款打水漂的!”面对焦急反映问题的牧民群众,若尔盖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详细地记录下问题。

“群众的征地补偿款为何长达7年都迟迟未发放?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在屡次收到群众反映问题后,为何职能部门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向群众告知具体情况?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为了尽快查清问题,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有事找纪检”台账,抽调精干力量直插基层一线,就村民反映的问题,调阅档案卷宗、走访经办人员,与县交通运输、信访、财政等部门和属地乡镇等反复沟通核实,“抽丝剥茧”最终清晰地指向了问题的“症结”。

原来,早在2018年,降扎乡下山村、求吉村等5个村涉及100余户群众的土地因实施“国道345线迭部川甘界至若尔盖麦溪至甘肃玛曲段改建工程”项目被征用,但未约定具体支付补偿款的时间。后来,因项目业主方长期拖欠、消极支付补偿款,县交通运输局作为项目协调监管责任单位,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督促协调不力,导致这笔征地补偿款在流转环节被“卡”住,而且一拖就是7年。

查清来龙去脉后,若尔盖县纪委监委迅速打响“监督战”,向县交通运输局发出《工作提示函》,明确指出其监管责任缺失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对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2名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提醒,压实主体责任。

县交通运输局赓即召开专题推进会,会上,问题症结被一一“解剖”,责任被“点名到人”层层压实,措施被细化为清晰“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县纪委监委强有力的监督推动下,涉及村集体的45万元补偿款已按要求打入村集体账户,其余应发放到户的资金也悉数汇入了群众个人银行卡中。

针对此案暴露出的问题,若尔盖县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以案促治,牵头构建“班子成员包片+纪检监察室联乡(镇)+乡(镇)村协同”协作联动监督机制,聚焦征地补偿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点题”治理,重点整治征地补偿等环节中执行不到位、不主动等问题。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主动“上门问访”63人次,接待群众73人,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2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推动职能部门建章立制25项,追缴违纪违法所得650万余元。作者:张嘉雯

编辑人员:易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