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实践 | 巴中市通江县:“1+1+N”专项监督 助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1-12-15
来源:廉洁四川

开栏语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或立足职能职责,探索一体推进“三不”新路径;或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新举措;或紧盯基层各环节、各领域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8月23日起,“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推出“探索与实践”专栏,以文图化呈现、故事化讲述,展示我省纪检监察系统在推动自身发展和基层监督工作走深走实中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效,供大家交流互鉴,敬请关注。

“来,来,对头,就停这里。”近日,在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铁血丹心广场旁,面对刚开进来的3辆大巴车,45岁的引导员老陈有条不紊地引导他们停车。

“我白天在这里上班,下班回家后还能和家人一起打理民宿,不但有工资拿,年底还有分红。”指着广场前不远处的一栋民宿,老陈笑着说。

老陈得实惠的背后,源自该村今年年初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今年以来,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走深走实,前来王坪开展研学、旅游的团队日渐增多,当地便抢抓机遇发展村集体经济。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是合并村,该村股东身份确定工作复杂。在镇纪委的监督和指导下,村级纪检组织紧扣“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参与”的工作要求,对清人分类、折股量化等过程进行监督,最终确定了包括老陈在内的1000余名股东。目前,该合作社已实现收入40余万元,产业带动发展的效果逐渐显现。

通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在铁佛镇补巴石村检查相关情况。(闫靖 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监督保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江县纪委监委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着力以监督效力催生发展活力。

“脱贫攻坚结束了,个别干部思想上有‘松气歇脚’‘到站下车’的想法;个别乡镇理念没有更新,对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办法不多,措施不够。”这是今年7月,通江县纪委监委为摸清过渡期实际情况,通过专项调研发现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县纪委监委印发专项监督通知,细化9项工作任务,明确将农业合作社、村产业基金投资入股、股权公益性资产后续管护等47项纳入监督重点。

监督护航产业发展被置于突出位置。在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谢福良看来,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各级在产业发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管好用好产业发展资金是防范化解廉洁风险的需要。另一方面,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监督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形成群众持续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积极效果。

为提升监督质效,通江县纪委监委创新采取了“1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若干派驻(出)机构或乡镇纪委”的“1+1+N”联动监督模式。

“我们在全县成立7个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一个纪检监察室牵头,协作区内整合监督力量,配置监督资源。‘1+1+N’中的‘N’就是通过‘室’的统筹,在协作区内进行交叉监督,着力破解一个派驻(出)机构或乡镇‘单打独斗’监督、‘熟人’的监督劣势。”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1+N”联动监督下,各乡镇纪委也划分片区,利用村(社区)纪检委员交叉监督,以此联动村级纪检组织的“前哨”作用,围绕监督重点和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监督督查。

以老陈所在的王坪村为例,本村纪检委员充分发挥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和守护员角色,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立项、实施、资金运行、后期分红进行“沉浸式”监督;而在“1+1+N”联动监督时,本村甚至本镇纪检干部则需回避,由协作区内其他监督力量进行专项监督,真正实现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织密监督网,确保了股东权益不受损、集体经济发展有保障。

“通过我们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你镇仙人垭村存在集体资产情况不熟悉等问题。比如,26口堰塘只有少数对外出租,未有效利用,请你们立即整改。”

日前,洪口镇党委收到了县纪委监委发出的整改通知书。该镇立行立改。经查,资产情况不熟悉系村文书换人所致。26口堰塘中,除部分不具备条件的病险塘库报水务部门整治外,其余正在对外招租中。

截至目前,通过前期专项监督检查,通江县纪委监委共发现苗头性问题113个,涉及乡镇19个,村(社区)22个,均已全部整改完毕。后续,将持续把产业发展中的项目资产管理、村级财务管理等纳入专项监督任务,聚焦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乡村建设领域、民生领域等腐败问题,将监督与服务并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过渡期换挡提质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作者:林典  供稿:巴中市纪委监委)

编辑人员:王婧杰

探索与实践 | 巴中市通江县:“1+1+N”专项监督 助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1-12-15 来源:廉洁四川 字体大小: 分享至:

开栏语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或立足职能职责,探索一体推进“三不”新路径;或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新举措;或紧盯基层各环节、各领域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8月23日起,“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推出“探索与实践”专栏,以文图化呈现、故事化讲述,展示我省纪检监察系统在推动自身发展和基层监督工作走深走实中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效,供大家交流互鉴,敬请关注。

“来,来,对头,就停这里。”近日,在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铁血丹心广场旁,面对刚开进来的3辆大巴车,45岁的引导员老陈有条不紊地引导他们停车。

“我白天在这里上班,下班回家后还能和家人一起打理民宿,不但有工资拿,年底还有分红。”指着广场前不远处的一栋民宿,老陈笑着说。

老陈得实惠的背后,源自该村今年年初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今年以来,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走深走实,前来王坪开展研学、旅游的团队日渐增多,当地便抢抓机遇发展村集体经济。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是合并村,该村股东身份确定工作复杂。在镇纪委的监督和指导下,村级纪检组织紧扣“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参与”的工作要求,对清人分类、折股量化等过程进行监督,最终确定了包括老陈在内的1000余名股东。目前,该合作社已实现收入40余万元,产业带动发展的效果逐渐显现。

通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在铁佛镇补巴石村检查相关情况。(闫靖 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监督保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江县纪委监委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着力以监督效力催生发展活力。

“脱贫攻坚结束了,个别干部思想上有‘松气歇脚’‘到站下车’的想法;个别乡镇理念没有更新,对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办法不多,措施不够。”这是今年7月,通江县纪委监委为摸清过渡期实际情况,通过专项调研发现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县纪委监委印发专项监督通知,细化9项工作任务,明确将农业合作社、村产业基金投资入股、股权公益性资产后续管护等47项纳入监督重点。

监督护航产业发展被置于突出位置。在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谢福良看来,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各级在产业发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管好用好产业发展资金是防范化解廉洁风险的需要。另一方面,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监督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形成群众持续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积极效果。

为提升监督质效,通江县纪委监委创新采取了“1名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若干派驻(出)机构或乡镇纪委”的“1+1+N”联动监督模式。

“我们在全县成立7个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一个纪检监察室牵头,协作区内整合监督力量,配置监督资源。‘1+1+N’中的‘N’就是通过‘室’的统筹,在协作区内进行交叉监督,着力破解一个派驻(出)机构或乡镇‘单打独斗’监督、‘熟人’的监督劣势。”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1+N”联动监督下,各乡镇纪委也划分片区,利用村(社区)纪检委员交叉监督,以此联动村级纪检组织的“前哨”作用,围绕监督重点和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监督督查。

以老陈所在的王坪村为例,本村纪检委员充分发挥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和守护员角色,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立项、实施、资金运行、后期分红进行“沉浸式”监督;而在“1+1+N”联动监督时,本村甚至本镇纪检干部则需回避,由协作区内其他监督力量进行专项监督,真正实现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织密监督网,确保了股东权益不受损、集体经济发展有保障。

“通过我们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你镇仙人垭村存在集体资产情况不熟悉等问题。比如,26口堰塘只有少数对外出租,未有效利用,请你们立即整改。”

日前,洪口镇党委收到了县纪委监委发出的整改通知书。该镇立行立改。经查,资产情况不熟悉系村文书换人所致。26口堰塘中,除部分不具备条件的病险塘库报水务部门整治外,其余正在对外招租中。

截至目前,通过前期专项监督检查,通江县纪委监委共发现苗头性问题113个,涉及乡镇19个,村(社区)22个,均已全部整改完毕。后续,将持续把产业发展中的项目资产管理、村级财务管理等纳入专项监督任务,聚焦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乡村建设领域、民生领域等腐败问题,将监督与服务并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过渡期换挡提质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作者:林典  供稿:巴中市纪委监委)

编辑人员:王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