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以风腐同查同治 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发布时间:2025-02-24
来源:廉政瞭望





“你好,麻烦提供一下近期用餐情况,我们需要查看一下消费发票。”

“近期有没有机关单位在你们超市购买高档烟酒?”

……

春节期间,巴中市巴州区纪委监委联合区级相关职能部门组建3个督查组,以“室组地”联动和部门协同的方式,深入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酒店、商超等80余家单位和场所,扎实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发现并纠治各类问题30余个,持续释放节日纠风不止步的强烈信号。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春节等重要节点,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既查“四风”突出问题又纠各种隐形变异,探索建立健全风腐同查同治的有效机制,持续涵养新风正气,不断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效能。

乐山市市中区纪检监察干部在苏稽镇特色餐饮店向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 程娜 摄)

坚持严的基调 既查突出问题又纠隐形变异

“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落实风腐同查同治要求,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把政治主动、系统思维、精准理念贯穿案件查办全过程,以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的坚定执着,坚决遏制风腐问题滋生蔓延。”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工作实践中,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坚持“由风查腐”循线深挖,注意查清违规吃喝、违规打牌、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作风顽疾背后隐藏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着力“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

此前,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纪工委在收到该街道瓦房村原党支部书记叶某某上班时间打牌的问题线索后,按照该区风腐一体整治《实施意见》要求,通过以风挖腐,发现叶某某存在收受他人现金、套取财政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最终叶某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据悉,为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建立风腐问题会商机制,明确在查办受贿行贿等违纪违法案件时,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同步纳入审查调查,积极发现案件中潜藏的作风问题。查处“四风”问题时,综合运用信访举报筛选、专项行动摸排、监督检查寻找等方式,及时挖掘隐藏在问题线索背后的腐败乱象,推动案件查办综合效应最大化。

除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作用外,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打通信息壁垒,以高效畅通的贯通协同深挖风腐问题线索,已成为四川另一个努力方向。

在绵阳,该市纪委监委按照“监督一体化、数据共享化、研判定期化”思路,建立健全风腐问题部际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

“比如,我们与公安部门建立道路交通违法犯罪快移快查机制,循线深挖酒驾及醉驾背后的违规吃喝问题;与税务部门建立税控发票查询绿色通道,发现违规吃喝问题及时移送。”绵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各类贯通主体常态化进行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分析研判,作风问题监督已从过去超市、酒店等“前台”延伸至数据“后台”,有效提升问题发现效率和水平。

从全省情况来看,2024年,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697个、处分4997人。其中,查处违规吃喝问题658个、处分741人,震慑效应持续彰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入,一些作风问题趋于隐形变异、遁入地下,这增大了发现查处难度。紧盯风腐交织新情况,近年来,四川持续以“小切口”方式找准找实工作发力点,有效遏制歪风邪气的滋生蔓延。

例如,针对以培训为名变相公款旅游问题,四川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部署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发现问题培训班次5092个,立案查处249件30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6人。紧盯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分散办、异地办等隐形变异新表现,省纪委监委结合实践中探索出的明确操办清单、制定操办标准、精准识别违规行为等方式方法,修订完善《四川省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明确严禁收送高价彩礼或者聘礼等“八严禁”,保持严打严治态势。

提升治的成效 系统施策斩断风腐交织链条

“从案件查办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面对吃点喝点拿点的‘软风’没有警觉,掉入不法商人的陷阱。”近日,乐山市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对营商环境领域风腐交织案件进行全面复盘和深入剖析。

据办案人员介绍,通过对不法商人张某近年来承揽的400余个工程项目进行起底,该区纪委监委从中挖出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吃请、违规借贷等问题41件,留置2人,移送1人,处分处理38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178.73万元。

针对上述案件暴露出的“四风”潜滋暗长、风腐交织的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制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指引》,详细解读政策、列明违纪情形,归纳出十二类负面问题,健全政商交往负面清单36项,为党员干部划清政商交往红线,以干部作风的不断好转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案为鉴补足漏洞短板的同时,紧扣前期发现的“四风”问题顽疾,四川还注重在基层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智慧监督融入风腐同治之中,从面上推动系统施治,进而扩大治理成效。

前不久,资阳市雁江区妇联副主席余彦颖一行3人到伍隍镇指导妇女儿童阵地建设工作。临近午餐时间,余彦颖打开手机APP,在“智慧食堂”模块找到该镇机关食堂,点击“订餐”按钮,填写就餐时间、人数等信息,提交后便完成了用餐预约。“要是在过去,这会儿多半是在镇上某餐馆吃公务接待餐,现在动动手指就解决了出差用餐问题,轻松自在多了。”余彦颖说出了对公务用餐新方式的感受。

不仅用餐更方便,而且更规范。“从以往工作调研和办案情况来看,公务接待中不吃本级吃下级、违规‘吃公函’、‘精致走账’吃公款、伙食费重复报销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屡禁不止,不仅加重基层负担,更有损干部作风形象。”资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四川省纪委监委的指导下,自2023年8月开始,资阳市探索推进公务接待“扫码用餐”改革,明确将各地除重大会议、招商引资等特定接待事项外的一切日常公务活动,全部纳入机关食堂自费“扫码用餐”范围,通过划定用餐标准、构建网络平台、深化监督机制一体发力,推动公务用餐标准统一、有迹可循,有效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以雁江区为例,该区乡镇已基本实现公务活动“零接待”,群众对基层干部作风满意度从86%升至95%。

目前,该项改革举措已在四川全省推广,起到节省经费开支、缩短陪餐时间、转变干部作风、赋能智慧监督等多重效果。

营造清的氛围 正反结合持续涵养新风正气

“被告人张义军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五万元……”1月17日,成都市金牛区纪委监委组织40名干部职工到庭审现场,旁听该区农业和水务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义军涉嫌受贿犯罪案。

经查,张义军从一顿饭、一瓶酒、一场牌等“小事小节”上开始放任自流,逐步发展到“大是大非”上的肆意妄为,利用职务便利围标串标,谋取私利。

为深刻汲取张义军由风及腐的惨痛教育,在旁听庭审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同时,金牛区纪委监委联合案发单位召开干部职工大会,敦促违纪违法人员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截至目前,已有6人主动投案并退缴违纪违法所得,均受到相应党纪政务处分。

查办案件不是终点,教育挽救干部是目标指向。为提升警示教育效果,省纪委监委依托“廉洁四川”融媒体平台,精心打造《以案为镜》《忏悔实录》《“案”理说》《蜀地清风》等案件剖析类精品专栏,系统梳理省、市、县、乡、村等各级涉及风腐交织问题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纪法、事实、当事人忏悔等“以案四说”,从政治、责任、制度、教育、监督等多个方面,将违纪违法的根源讲清楚,将风腐交织的危害讲清楚,将行为性质的后果讲清楚,着力实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教育引导既要苦口婆心,同样也需循循善诱。为契合当下传播规律,改变刻意说教,增进党员干部对正风肃纪反腐的自觉认同,去年6月,四川省纪委监委推出系列创意短剧《聚焦“四吃”舌尖上的歪风》4部,揭开“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违规吃喝问题的“隐身衣”,锁定由风及腐的“利益链”,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

“其目的就是通过真实化的案例剖析和艺术化的情景演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性,杜绝侥幸心理,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四风’问题无小事、吃喝问题无小事,遵规守纪须注重从每一餐开始的深刻道理。”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紧盯党员干部这个关键的基础上,为提升风腐同查同治的治理效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四川省纪委监委还会同省委宣传部连续举办“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通过建成命名廉洁文化基地、创作廉洁文化歌曲、清廉微视频、开展家风助廉等多种活动,将反映纪律建设、风腐同查同治等方面的内容巧妙融入其中,以更为艺术化、群众可接受的方式,推动崇廉尚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作者:杨智淋

编辑人员:赵华文

四川:以风腐同查同治 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

发布时间:2025-02-24 来源:廉政瞭望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你好,麻烦提供一下近期用餐情况,我们需要查看一下消费发票。”

“近期有没有机关单位在你们超市购买高档烟酒?”

……

春节期间,巴中市巴州区纪委监委联合区级相关职能部门组建3个督查组,以“室组地”联动和部门协同的方式,深入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酒店、商超等80余家单位和场所,扎实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发现并纠治各类问题30余个,持续释放节日纠风不止步的强烈信号。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春节等重要节点,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既查“四风”突出问题又纠各种隐形变异,探索建立健全风腐同查同治的有效机制,持续涵养新风正气,不断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效能。

乐山市市中区纪检监察干部在苏稽镇特色餐饮店向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 程娜 摄)

坚持严的基调 既查突出问题又纠隐形变异

“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落实风腐同查同治要求,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把政治主动、系统思维、精准理念贯穿案件查办全过程,以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的坚定执着,坚决遏制风腐问题滋生蔓延。”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工作实践中,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坚持“由风查腐”循线深挖,注意查清违规吃喝、违规打牌、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作风顽疾背后隐藏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着力“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

此前,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纪工委在收到该街道瓦房村原党支部书记叶某某上班时间打牌的问题线索后,按照该区风腐一体整治《实施意见》要求,通过以风挖腐,发现叶某某存在收受他人现金、套取财政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最终叶某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据悉,为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龙马潭区纪委监委建立风腐问题会商机制,明确在查办受贿行贿等违纪违法案件时,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同步纳入审查调查,积极发现案件中潜藏的作风问题。查处“四风”问题时,综合运用信访举报筛选、专项行动摸排、监督检查寻找等方式,及时挖掘隐藏在问题线索背后的腐败乱象,推动案件查办综合效应最大化。

除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作用外,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打通信息壁垒,以高效畅通的贯通协同深挖风腐问题线索,已成为四川另一个努力方向。

在绵阳,该市纪委监委按照“监督一体化、数据共享化、研判定期化”思路,建立健全风腐问题部际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

“比如,我们与公安部门建立道路交通违法犯罪快移快查机制,循线深挖酒驾及醉驾背后的违规吃喝问题;与税务部门建立税控发票查询绿色通道,发现违规吃喝问题及时移送。”绵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各类贯通主体常态化进行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分析研判,作风问题监督已从过去超市、酒店等“前台”延伸至数据“后台”,有效提升问题发现效率和水平。

从全省情况来看,2024年,四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697个、处分4997人。其中,查处违规吃喝问题658个、处分741人,震慑效应持续彰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作风建设的持续深入,一些作风问题趋于隐形变异、遁入地下,这增大了发现查处难度。紧盯风腐交织新情况,近年来,四川持续以“小切口”方式找准找实工作发力点,有效遏制歪风邪气的滋生蔓延。

例如,针对以培训为名变相公款旅游问题,四川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部署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发现问题培训班次5092个,立案查处249件30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6人。紧盯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分散办、异地办等隐形变异新表现,省纪委监委结合实践中探索出的明确操办清单、制定操办标准、精准识别违规行为等方式方法,修订完善《四川省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明确严禁收送高价彩礼或者聘礼等“八严禁”,保持严打严治态势。

提升治的成效 系统施策斩断风腐交织链条

“从案件查办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面对吃点喝点拿点的‘软风’没有警觉,掉入不法商人的陷阱。”近日,乐山市五通桥区纪委监委对营商环境领域风腐交织案件进行全面复盘和深入剖析。

据办案人员介绍,通过对不法商人张某近年来承揽的400余个工程项目进行起底,该区纪委监委从中挖出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吃请、违规借贷等问题41件,留置2人,移送1人,处分处理38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178.73万元。

针对上述案件暴露出的“四风”潜滋暗长、风腐交织的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制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指引》,详细解读政策、列明违纪情形,归纳出十二类负面问题,健全政商交往负面清单36项,为党员干部划清政商交往红线,以干部作风的不断好转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案为鉴补足漏洞短板的同时,紧扣前期发现的“四风”问题顽疾,四川还注重在基层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智慧监督融入风腐同治之中,从面上推动系统施治,进而扩大治理成效。

前不久,资阳市雁江区妇联副主席余彦颖一行3人到伍隍镇指导妇女儿童阵地建设工作。临近午餐时间,余彦颖打开手机APP,在“智慧食堂”模块找到该镇机关食堂,点击“订餐”按钮,填写就餐时间、人数等信息,提交后便完成了用餐预约。“要是在过去,这会儿多半是在镇上某餐馆吃公务接待餐,现在动动手指就解决了出差用餐问题,轻松自在多了。”余彦颖说出了对公务用餐新方式的感受。

不仅用餐更方便,而且更规范。“从以往工作调研和办案情况来看,公务接待中不吃本级吃下级、违规‘吃公函’、‘精致走账’吃公款、伙食费重复报销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屡禁不止,不仅加重基层负担,更有损干部作风形象。”资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四川省纪委监委的指导下,自2023年8月开始,资阳市探索推进公务接待“扫码用餐”改革,明确将各地除重大会议、招商引资等特定接待事项外的一切日常公务活动,全部纳入机关食堂自费“扫码用餐”范围,通过划定用餐标准、构建网络平台、深化监督机制一体发力,推动公务用餐标准统一、有迹可循,有效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以雁江区为例,该区乡镇已基本实现公务活动“零接待”,群众对基层干部作风满意度从86%升至95%。

目前,该项改革举措已在四川全省推广,起到节省经费开支、缩短陪餐时间、转变干部作风、赋能智慧监督等多重效果。

营造清的氛围 正反结合持续涵养新风正气

“被告人张义军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五万元……”1月17日,成都市金牛区纪委监委组织40名干部职工到庭审现场,旁听该区农业和水务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义军涉嫌受贿犯罪案。

经查,张义军从一顿饭、一瓶酒、一场牌等“小事小节”上开始放任自流,逐步发展到“大是大非”上的肆意妄为,利用职务便利围标串标,谋取私利。

为深刻汲取张义军由风及腐的惨痛教育,在旁听庭审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同时,金牛区纪委监委联合案发单位召开干部职工大会,敦促违纪违法人员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截至目前,已有6人主动投案并退缴违纪违法所得,均受到相应党纪政务处分。

查办案件不是终点,教育挽救干部是目标指向。为提升警示教育效果,省纪委监委依托“廉洁四川”融媒体平台,精心打造《以案为镜》《忏悔实录》《“案”理说》《蜀地清风》等案件剖析类精品专栏,系统梳理省、市、县、乡、村等各级涉及风腐交织问题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纪法、事实、当事人忏悔等“以案四说”,从政治、责任、制度、教育、监督等多个方面,将违纪违法的根源讲清楚,将风腐交织的危害讲清楚,将行为性质的后果讲清楚,着力实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教育引导既要苦口婆心,同样也需循循善诱。为契合当下传播规律,改变刻意说教,增进党员干部对正风肃纪反腐的自觉认同,去年6月,四川省纪委监委推出系列创意短剧《聚焦“四吃”舌尖上的歪风》4部,揭开“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违规吃喝问题的“隐身衣”,锁定由风及腐的“利益链”,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

“其目的就是通过真实化的案例剖析和艺术化的情景演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性,杜绝侥幸心理,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四风’问题无小事、吃喝问题无小事,遵规守纪须注重从每一餐开始的深刻道理。”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紧盯党员干部这个关键的基础上,为提升风腐同查同治的治理效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四川省纪委监委还会同省委宣传部连续举办“510(我要廉)”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通过建成命名廉洁文化基地、创作廉洁文化歌曲、清廉微视频、开展家风助廉等多种活动,将反映纪律建设、风腐同查同治等方面的内容巧妙融入其中,以更为艺术化、群众可接受的方式,推动崇廉尚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作者:杨智淋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