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高原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3-04-0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接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杨红丽同志先进事迹的采访任务后,我带了几件防寒衣物,赶到理县。

杨红丽同志去年10月去世。为了不过多打扰她的亲朋好友,我与其他记者采用集体采访方式,一起了解她过往工作生活的点滴。

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杨红丽的影像记录,只有她生前一条十几秒的视频资料,照片也寥寥无几。每个人都只能提供一个侧面,我们采访了近百位她的同事、朋友、亲人、群众,大家的话相互印证,相互连接,最终在我眼前呈现出她平凡却闪光的形象。

杨红丽是特别能承压的人。巡察要求在短期内完成高强度工作,她作为组长,总是把最大的压力扛在肩头,尽可能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带领大家一起完成任务。她个性鲜明,一方面,非常执着,铁面无私,原则性强,过手的材料都十分仔细,既不放过任何违纪违法线索,也绝不轻易下判断;另一方面,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在巡察组里,她最年长,组员多是“90后”。她不仅在工作上给予指导,生活上也尽力照顾到每个人,是位知心大姐。

她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她热爱学习,忠诚敬业。在基层工作28年,组织让她去哪儿,她就去哪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的同事、朋友说,希望能原原本本写“杨姐”,写出基层干部真实的样子。因为在基层,像她这样的干部很多,大家希望好干部被更多的人看到。

杨红丽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在壤塘县工作,这儿海拔三千多米。负责组织采访的同志和记者们商量,是否一定要去,怕大家会有高原反应。但除了部分有其他任务的同志外,大家都去了。

从理县出发,我们乘坐的大巴一路穿山过桥,途经朴头、古尔沟、狮子坪、米亚罗3号、鹧鸪山等9个隧道。司机师傅路熟,开得很快,我们也幸运,没遇到地质灾害,平常7个多小时的车程提前了两小时。这个季节这里冰冻、塌方较常见。在这之前,我们到理县的第二天,就出现了山体滑坡,堵住了我们途经的高速公路和国道。

当晚8点左右,我们到达壤塘。除了我,其他记者都常驻四川。他们嘱咐我,晚上可能会难以入睡,要多注意。果然,我一整夜没睡着,翻来覆去,浑身肌肉骨头疼,喘不过气。好不容易熬到早上,又开始发烧、腹泻、头痛。我想,再坚持一会,上午采完最后一个点位,整个采访就可以结束了。

离采访结束还有最后半小时,我撑不住去了医院吸氧。医生听说我是第一次到高原,让我赶紧下去。因为隔天一早我另有任务,所以当天下午便离开了美丽的“壤巴拉”(壤塘)。

壤塘县纪委监委的卓玛同志陪我回去。她是个可爱的藏族姑娘,她的姐姐也在壤塘工作。多年前,姐姐第一次来这里,一下车看到尘土飞扬的马路,“哇”的就哭了。“姐姐说,我是赶上了好时候。现在壤塘的街道可是网红打卡点。”

在路上,卓玛不时指给我看藏羌走廊的独特风景。车开到鹧鸪山隧道时,她告诉我:“你知道吗,过去没有隧道,车子翻过这座山要花一天时间,现在不到半小时就过去了!”

“你见过羊角花吗?”卓玛问我。

“来这儿几天听说了,羌族的守护花,没见过样子。”

“再过一段时间,这一带就会开满羊角花。粉白色的,像一团云雾一样!远远闻着很香,离近了又没味道。我跟阿爸上山采过,它们都长在山崖上,看着容易,其实难摘呢……”卓玛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远山。

羊角花开的时候,春天就来到川西高原了。这种花,年复一年盛放,装点着巍巍高山——想着羊角花,我想到了杨红丽,想到了这几天采访过的干部群众,还有在这里坚守奉献的每一位同志。我还想起,这些天我见过的藏族、羌族、回族、满族同胞们。来的时候我对这里几乎一无所知,走的时候我深深爱上了这里。

(羊角花:羌族群众对杜鹃花的别称。)

编辑人员:曾铃琳

坚守高原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3-04-0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大小: 分享至:

接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杨红丽同志先进事迹的采访任务后,我带了几件防寒衣物,赶到理县。

杨红丽同志去年10月去世。为了不过多打扰她的亲朋好友,我与其他记者采用集体采访方式,一起了解她过往工作生活的点滴。

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杨红丽的影像记录,只有她生前一条十几秒的视频资料,照片也寥寥无几。每个人都只能提供一个侧面,我们采访了近百位她的同事、朋友、亲人、群众,大家的话相互印证,相互连接,最终在我眼前呈现出她平凡却闪光的形象。

杨红丽是特别能承压的人。巡察要求在短期内完成高强度工作,她作为组长,总是把最大的压力扛在肩头,尽可能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带领大家一起完成任务。她个性鲜明,一方面,非常执着,铁面无私,原则性强,过手的材料都十分仔细,既不放过任何违纪违法线索,也绝不轻易下判断;另一方面,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在巡察组里,她最年长,组员多是“90后”。她不仅在工作上给予指导,生活上也尽力照顾到每个人,是位知心大姐。

她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她热爱学习,忠诚敬业。在基层工作28年,组织让她去哪儿,她就去哪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的同事、朋友说,希望能原原本本写“杨姐”,写出基层干部真实的样子。因为在基层,像她这样的干部很多,大家希望好干部被更多的人看到。

杨红丽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在壤塘县工作,这儿海拔三千多米。负责组织采访的同志和记者们商量,是否一定要去,怕大家会有高原反应。但除了部分有其他任务的同志外,大家都去了。

从理县出发,我们乘坐的大巴一路穿山过桥,途经朴头、古尔沟、狮子坪、米亚罗3号、鹧鸪山等9个隧道。司机师傅路熟,开得很快,我们也幸运,没遇到地质灾害,平常7个多小时的车程提前了两小时。这个季节这里冰冻、塌方较常见。在这之前,我们到理县的第二天,就出现了山体滑坡,堵住了我们途经的高速公路和国道。

当晚8点左右,我们到达壤塘。除了我,其他记者都常驻四川。他们嘱咐我,晚上可能会难以入睡,要多注意。果然,我一整夜没睡着,翻来覆去,浑身肌肉骨头疼,喘不过气。好不容易熬到早上,又开始发烧、腹泻、头痛。我想,再坚持一会,上午采完最后一个点位,整个采访就可以结束了。

离采访结束还有最后半小时,我撑不住去了医院吸氧。医生听说我是第一次到高原,让我赶紧下去。因为隔天一早我另有任务,所以当天下午便离开了美丽的“壤巴拉”(壤塘)。

壤塘县纪委监委的卓玛同志陪我回去。她是个可爱的藏族姑娘,她的姐姐也在壤塘工作。多年前,姐姐第一次来这里,一下车看到尘土飞扬的马路,“哇”的就哭了。“姐姐说,我是赶上了好时候。现在壤塘的街道可是网红打卡点。”

在路上,卓玛不时指给我看藏羌走廊的独特风景。车开到鹧鸪山隧道时,她告诉我:“你知道吗,过去没有隧道,车子翻过这座山要花一天时间,现在不到半小时就过去了!”

“你见过羊角花吗?”卓玛问我。

“来这儿几天听说了,羌族的守护花,没见过样子。”

“再过一段时间,这一带就会开满羊角花。粉白色的,像一团云雾一样!远远闻着很香,离近了又没味道。我跟阿爸上山采过,它们都长在山崖上,看着容易,其实难摘呢……”卓玛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远山。

羊角花开的时候,春天就来到川西高原了。这种花,年复一年盛放,装点着巍巍高山——想着羊角花,我想到了杨红丽,想到了这几天采访过的干部群众,还有在这里坚守奉献的每一位同志。我还想起,这些天我见过的藏族、羌族、回族、满族同胞们。来的时候我对这里几乎一无所知,走的时候我深深爱上了这里。

(羊角花:羌族群众对杜鹃花的别称。)

编辑人员:曾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