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暖民心丨广元市青川县:“沉睡”的造林补贴
发布时间:2025-09-04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并在乡镇(街道)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廉洁四川”特推出“清风暖民心”专栏,分“集中整治在行动”“有事找纪检”2个子栏目,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是我的责任意识缺失,以为换届后工作交接可有可无,存着懈怠心理,疏忽大意造成了现在的后果,我愧对村民的托付……”近日,面对镇纪委送达的处分决定书,广元市青川县乔庄镇乌龙村原村主任杨某某悔恨交加。

青川县乔庄镇乌龙村退赔会议现场,村民们欣喜地领取退赔补助。(卢柯帆 摄)

事情起因于一次专项督查。青川县纪委监委第五联动协作专班在乔庄镇进行惠民补助专项督查时,发现乌龙村的人工造林项目存在资金滞留问题。

“2012年4月与2012年12月,县林业局分两次给该项目牵头人,时任乌龙村原村主任杨某某分别打款15880元、19920元。其中第二次打款19920元到账后却没有分发到户的记录,资金在个人账户中沉淀长达十余年。”

为何造林补贴未能足额发放至村民手中?资金长期滞留背后是否潜藏截留风险?督查组迅速将该问题线索上报至县纪委监委。

鉴于该问题历时已久,且涉及众多群众,县纪委监委交由乔庄镇处理,乔庄镇纪委迅速统筹整合“两专三兼”及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成立专项调查组。通过调阅银行流水记录和广泛开展入户走访,调查组锁定问题的关键在于资金代领人杨某某身上。随即,调查组对其展开深入谈话,还原事件真相。

经核实,2011年4月,时任村主任的杨某某代表项目与县林业局签订了造林合同,约定由村民负责完成198.5亩林地的茶种点播。验收合格后,县林业局于2012年分两次将补助款项拨付至杨某某的账户。

“除了首笔补助发放记录,为何第二笔19920元始终未分配到户?”

“我全部都发了啊,从其他地方腾挪了钱出来,你看这儿还有领取记录。”

面对工作人员的质疑,杨某某从手机里找出一张照片,上面确实有多名村民的签字,并解释原件因时间太久了不慎丢失。

是否存在他人代签的可能性?鉴于签字环节可能存在造假风险,调查组秉持严谨态度,绝不遗漏任何疑点,逐一将笔迹与村民进行核对。

经过细致比对,结果显示笔迹均疑似本人亲签,未发现代签现象。部分村民也表示,由于时间间隔过长,已无法清晰回忆是否领取了第二次补贴款。

“难道杨某某真的是被冤枉的吗?”调查人员不得不再次翻阅那些已经反复查看过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这照片里的签字顺序怎么和村民第一次领款时的签字顺序完全一样?”纪检新人小秦一句不经意地嘟囔,让乔庄镇纪委书记王玉琼眼前一亮。

“是不是伪造了领取记录?”调查组对两份领取记录进行了认真比对,发现除签字顺序一样外,落笔的力度与方向也完全一致,确属伪造无疑。

面对调查组重新掌握的证据,杨某某面色涨红,低下了头。

原来,2011年正值村(社区)换届,感觉连任无望的杨某某思想便闲了下来,未主动过问该项目第二次资金拨付情况,也未对该工作及银行卡进行移交,导致44户村民的尾款被拖欠了十余年。当得知纪委在调查此事后,担心丢面子、被处分的杨某某心生侥幸,找了一家广告店,通过修图伪造了第二次领取记录,并找到部分村民承诺,调查结束后马上兑付补贴,企图借此蒙混过关。

最终,杨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目前,拖欠的造林补贴及利息20681元已通过“一卡通”足额兑付。对此,镇纪委专门召开退赔会议,组织村民们依次登记领钱。拿到拖欠多年的补贴,村民们脸上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纷纷对纪检监察干部竖起大拇指。

“真没想到这笔10多年前的钱还能找回来,感谢你们帮我们解决了难题。”村民杨大爷高兴地说道。

杨某某工作失职的案情水落石出,但案件暴露出的作风问题更值得警醒。青川县纪委监委同步启动以案促改,通过召开“坝坝会”、举办“阳光问政”节目等方式问需于民,收集曝光“懒、散、拖”等突出问题,严查“懒政者”“躺平者”,问责5人。同时,对全县178个村(社区)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粮食直补等惠民惠农资金发放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建立“群众问效+纪委监督”双轨工作机制,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截至目前,共排查相关问题线索40条,立案31人,挽回经济损失12.32万元,退还群众2.58万元。作者:卢柯帆

编辑人员:肖维娜

清风暖民心丨广元市青川县:“沉睡”的造林补贴

发布时间:2025-09-04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并在乡镇(街道)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廉洁四川”特推出“清风暖民心”专栏,分“集中整治在行动”“有事找纪检”2个子栏目,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是我的责任意识缺失,以为换届后工作交接可有可无,存着懈怠心理,疏忽大意造成了现在的后果,我愧对村民的托付……”近日,面对镇纪委送达的处分决定书,广元市青川县乔庄镇乌龙村原村主任杨某某悔恨交加。

青川县乔庄镇乌龙村退赔会议现场,村民们欣喜地领取退赔补助。(卢柯帆 摄)

事情起因于一次专项督查。青川县纪委监委第五联动协作专班在乔庄镇进行惠民补助专项督查时,发现乌龙村的人工造林项目存在资金滞留问题。

“2012年4月与2012年12月,县林业局分两次给该项目牵头人,时任乌龙村原村主任杨某某分别打款15880元、19920元。其中第二次打款19920元到账后却没有分发到户的记录,资金在个人账户中沉淀长达十余年。”

为何造林补贴未能足额发放至村民手中?资金长期滞留背后是否潜藏截留风险?督查组迅速将该问题线索上报至县纪委监委。

鉴于该问题历时已久,且涉及众多群众,县纪委监委交由乔庄镇处理,乔庄镇纪委迅速统筹整合“两专三兼”及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成立专项调查组。通过调阅银行流水记录和广泛开展入户走访,调查组锁定问题的关键在于资金代领人杨某某身上。随即,调查组对其展开深入谈话,还原事件真相。

经核实,2011年4月,时任村主任的杨某某代表项目与县林业局签订了造林合同,约定由村民负责完成198.5亩林地的茶种点播。验收合格后,县林业局于2012年分两次将补助款项拨付至杨某某的账户。

“除了首笔补助发放记录,为何第二笔19920元始终未分配到户?”

“我全部都发了啊,从其他地方腾挪了钱出来,你看这儿还有领取记录。”

面对工作人员的质疑,杨某某从手机里找出一张照片,上面确实有多名村民的签字,并解释原件因时间太久了不慎丢失。

是否存在他人代签的可能性?鉴于签字环节可能存在造假风险,调查组秉持严谨态度,绝不遗漏任何疑点,逐一将笔迹与村民进行核对。

经过细致比对,结果显示笔迹均疑似本人亲签,未发现代签现象。部分村民也表示,由于时间间隔过长,已无法清晰回忆是否领取了第二次补贴款。

“难道杨某某真的是被冤枉的吗?”调查人员不得不再次翻阅那些已经反复查看过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这照片里的签字顺序怎么和村民第一次领款时的签字顺序完全一样?”纪检新人小秦一句不经意地嘟囔,让乔庄镇纪委书记王玉琼眼前一亮。

“是不是伪造了领取记录?”调查组对两份领取记录进行了认真比对,发现除签字顺序一样外,落笔的力度与方向也完全一致,确属伪造无疑。

面对调查组重新掌握的证据,杨某某面色涨红,低下了头。

原来,2011年正值村(社区)换届,感觉连任无望的杨某某思想便闲了下来,未主动过问该项目第二次资金拨付情况,也未对该工作及银行卡进行移交,导致44户村民的尾款被拖欠了十余年。当得知纪委在调查此事后,担心丢面子、被处分的杨某某心生侥幸,找了一家广告店,通过修图伪造了第二次领取记录,并找到部分村民承诺,调查结束后马上兑付补贴,企图借此蒙混过关。

最终,杨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目前,拖欠的造林补贴及利息20681元已通过“一卡通”足额兑付。对此,镇纪委专门召开退赔会议,组织村民们依次登记领钱。拿到拖欠多年的补贴,村民们脸上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纷纷对纪检监察干部竖起大拇指。

“真没想到这笔10多年前的钱还能找回来,感谢你们帮我们解决了难题。”村民杨大爷高兴地说道。

杨某某工作失职的案情水落石出,但案件暴露出的作风问题更值得警醒。青川县纪委监委同步启动以案促改,通过召开“坝坝会”、举办“阳光问政”节目等方式问需于民,收集曝光“懒、散、拖”等突出问题,严查“懒政者”“躺平者”,问责5人。同时,对全县178个村(社区)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粮食直补等惠民惠农资金发放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建立“群众问效+纪委监督”双轨工作机制,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截至目前,共排查相关问题线索40条,立案31人,挽回经济损失12.32万元,退还群众2.58万元。作者:卢柯帆

编辑人员:肖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