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办案引领理念,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并在乡镇(街道)一级喊响“有事找纪检”,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廉洁四川”特推出“清风暖民心”专栏,分“集中整治在行动”“有事找纪检”2个子栏目,跟进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现在在家就能办好认证,养老金按时到账,心里踏实多了。”近日,面对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纪委干部的回访,后庄村村民杨大爷对优化后的生存认证服务连连称赞。
这一转变源于一次流动走访。此前,永安镇纪委在后庄村开展“有事找纪检·您说我监督”工作时,杨大爷提出困扰他许久的问题:“同志,我的养老金不知道为啥停发了,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带着杨大爷的疑虑,镇纪委干部详细记录了他的身份信息,随即前往镇便民服务中心社保窗口核查。问题很快得以查清,原来,杨大爷享受的养老金属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根据国家政策,领取者每年必须进行一次生存认证。窗口负责人解释:“这是为了防止冒领,没有按时验证的,系统就会自动停发。”
“行动不便,无法到镇上认证的群众怎么办?”镇纪委干部追问。
“我们支持线上认证,并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但因辖区山高人稀,政策宣传难以全覆盖,导致部分群众还不了解这些渠道。”窗口负责人回答道。
找准症结后,镇纪委立即帮杨大爷申请了便民服务中心的“贴心办”上门服务。次日,工作人员便携带设备来到杨大爷家中。
永安镇纪检监察干部为群众讲解生存认证操作流程。(伏翠霞 摄)
“大爷,您眨一眨眼……您看,这样操作一下手机就完成了,以后不用担心领不到养老金了。”工作人员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熟练操作,很快为杨大爷办妥了认证。
杨大爷的心结解开了,但工作并未止步。后续走访中,镇纪委发现这一问题并非个例——全镇12个村(社区)有6000余名群众每年需要进行生存认证,而镇上仅有2名社保协理员负责此项工作。加之群众居住分散、认证时间不统一,若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众多群众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为彻底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镇纪委随即督促镇便民服务中心,对全镇的村组干部开展认证操作培训,并组建流动服务队。在认证需求集中的时段,服务队携带设备,深入全镇106个居民小组。他们在院坝里、屋檐下摆张方凳,用一部手机搭建起临时的“服务窗口”,现场为老人们办理认证。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已累计上门服务逾1000人次。
服务开展起来,监督也同步跟进。镇纪委督促各村(社区)加大生存认证政策宣传力度,讲清政策要求和操作流程,并明确对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群体安排专人上门服务。同时,镇社保窗口也优化举措,将政策宣传册的字体放大,流程图示做得更简单明了,并在认证到期前主动提醒告知。
群众身边无小事。如今在北川,像这样的暖心故事仍在持续上演。据统计,北川县纪委监委已开展“有事找纪检·您说我监督”流动接访28次,1398个来自田间地头的问题被悉心收集,1346个已得到有效解决和回应。(作者:伏翠霞)
编辑人员:易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