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期:中饱私囊?严查!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清廉四川》栏目。

近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摸清民生领域痛点难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惠民补贴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坚持办案引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前段时间,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就查处了一起村组干部虚报冒领群众补助款的案件。

(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涉案款清退会现场)

【同期声】签嘛,大姐,这里,是8000吧,8000,来,数一下是不是8000。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四组村民 杨国庆:县纪委,乡政府,今天把这个钱(补偿款)给我们,我们很高兴,感谢。

【正文】近日,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联合骑骡沟镇政府,在红梁村召开了一次涉案款现场清退会。召开清退会的缘由,还得从今年初,骑骡沟镇纪委开展的一次流动接访说起。当时,接访点刚搭建好,便有几名群众围上来反映问题。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四组村民 樊三且:我们几户一起申报了洋芋(马铃薯)种植补贴,已经验收通过了,怎么补贴(款)还没拿到手呢。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纪委副书记 谭小雪:你们刚才反映的具体是什么政策?你们总共有多少户(种植)?种了多少亩?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四组村民 陈呷以:去年村上给我们说,种植洋芋(马铃薯)连片50亩以上就可以申请那个补贴,我们一共有30户种植了150亩洋芋(马铃薯)。

向群众了解具体情况后,镇纪委干部立即到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具体核实。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纪委书记 张华:当时我们得到的答复是,2024年,该村的种植马铃薯补贴款已经发放完毕。为什么还有村民反映没有拿到补贴款呢?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发现其中可能存在问题,镇纪委干部在向群众承诺会核查清楚情况后,立即赶回镇政府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并及时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监委,请求指导帮助。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 李云祥:在接到镇纪委反映的线索以后,我们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专案组和骑骡沟镇纪委干部带着问题线索,调阅相关资料、走访当地群众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2024年,骑骡沟镇红梁村4组确实有30户村民种植了150亩马铃薯并申报了补贴,但是,补贴款发放名册却只有8户,县纪委监委随即找到负责名册登记的村组干部。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 李云祥:经过我们的询问,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就是出在当地干部的身上,在发放马铃薯补贴款的过程中存在着虚报冒领的现象。

红梁村马铃薯种植面积有150亩,经过县农业农村局验收后,因种植农户都在4组,红梁村便安排4组组长杨某某负责登记上报种植户名单,便于补贴款发放。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纪委书记 张华:但杨某某在登记入册的时候就动起了“歪心思”,他将本人及7名亲属的信息登记入册,8人共同冒领了本该属于30户种植户的补贴款。

事情查实后,杨某某受到政务记大过处分,并被责令辞去组长职务。清退会上,被冒领的补贴款也如数发还给了当地种植户。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纪委常委 县监委委员 蔡晓宏:惠民惠农资金是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怀,对这种“蝇贪蚁腐”必须露头就打、寸步不让。接下来,我们将在全县推行“阳光审批”系统,给惠民惠农资金加上“电子锁”,让每分钱都晒在阳光下,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宁南县纪委监委坚持推动监督执纪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延伸,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已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2426个,立案203件,制发监察建议书31份,推动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71条,清退资金1786万余元。

主持人:

守护群众利益,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重点。同样在雅安市荥经县,县纪委监委帮助泗坪乡民主村村民找回了“隐身”的竹材收购押金。

【正文】泗坪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辖区内林竹资源丰富,可采伐竹林面积约2万亩,这些竹林资源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林”。

早在2022年,泗坪乡民主村7组召开了一次竹材销售竞标会,商人游某中标该组集体所有的竹材收购权。按照约定,游某每年向集体账户缴纳5万元押金,待收购村集体所有竹材后再全额退还,但这笔本应纳入集体监管的竹材收购押金却不见了踪迹。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民主村村民 吴焕均:游老板每年收购我们村的竹子都是要交押金的,怎么这个集体公示栏上没看到呢,那他交的那些押金呢?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民主村村民 王天芹:按理说游老板收购竹子的押金,要打到我们生产队的账户里,但是最近几年公示的我们生产队的账户,都没见过这些钱。这个账户里的钱,进进出出、不清不楚的,我们心里都不踏实。

收到村民反映后,泗坪乡纪委迅速成立了由乡纪委书记牵头和纪委委员、村务监督委员组成的核查小组,对民主村的会议记录、村民小组集体账户进行核查。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黄凌飞:我们核查民主村7组2022年的会议记录上发现,收购商游某向7组缴纳了5万元的竹材收购押金,但后续两年的会议记录,都只字未提押金收缴事宜。

在接受谈话时,商人游某表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他每年都会按照约定,按时向民主村7组缴纳竹材收购押金,2022年的押金以现金形式交给7组组长周某,2023年、2024年的押金则通过微信转账付给了周某。

那么,游某是否如实供述?如果属实,为何三年的公示都没有这笔钱?押金到底去了哪里?乡纪委将该问题线索上报荥经县纪委监委后,县纪委监委随即指导泗坪乡纪委对该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安排第四纪检监察室统筹第四片区牛背山镇、荥河镇纪委精干力量,协助泗坪乡纪委开展调查工作,对证据收集、定性处理等提级审核。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黄凌飞:调查发现,游某的供述属实,问题出在周某,他每次在收到钱后都并没有及时上缴组上,而是留在了自己手上。

原来,周某习惯性将每年5万元的押金存放于个人账户,到当年12月底收购结束后再退还给游某。但周某为什么不按规定把竹材收购押金存入组集体账户?存放在个人账户期间,周某又有没有挪用过这笔押金呢?背后是否还有隐情?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陈默然:周某当时交代,他就是为了图个方便,就一直把游某给的押金存在自己的微信钱包里,他也没有用,想着押金到期了就微信上直接退还给游某,这样在流程上方便些,以为这样做没多大事。

然而,调查并未就此止步。虽然钱没有挪用,但工作人员敏锐地发现:2022年至2025年期间,周某与游某之间的微信交易记录中,还有着48笔标注“押金”“提成”等字眼的转账,共计9000余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陈默然:游某在竹材收购中请周某帮忙现场调解竹材收购的纠纷、把控每天竹材的质量,协助竹材称重和代付竹材收购款等,游某就许诺给周某每吨20元的“感谢费”,都是发微信红包给他的,周某想到自己确实辛苦,就直接收了。

至此,竹材收购押金的“隐身”之谜终于水落石出。2022年,周某在收到游某交的押金现金5万元后,没有及时上缴组上,而是存放于个人账户,后续两年,周某以“简化流程”为名,要求收购商游某将押金直接转给其个人微信,在微信账户中存放,致使15万元的竹材收购押金脱离监管。同时,周某还收受了游某以“协调纠纷、把控质量”名义给予的“感谢费”。最终,周某因违反财经纪律和在管理服务活动中吃拿卡要,受到政务记大过处分,其违纪所得已被没收。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纪委常委 陶家伟: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薄弱环节,发现并推动解决村集体资产台账不清晰、资源租赁合同不规范等问题59个,立案15件15人,有效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护航村级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

无论是宁南县的马铃薯种植补贴款,还是荥经县的竹材收购押金,每一笔资金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却将黑手伸向这些资金,他们的行为,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让每一分惠民资金都能精准发放到群众手中。

好,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咱们下周再见。

编辑人员:赵华文

第543期:中饱私囊?严查!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清廉四川》栏目。

近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摸清民生领域痛点难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惠民补贴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坚持办案引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案件查办各项工作,坚决清理啃食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前段时间,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就查处了一起村组干部虚报冒领群众补助款的案件。

(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涉案款清退会现场)

【同期声】签嘛,大姐,这里,是8000吧,8000,来,数一下是不是8000。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四组村民 杨国庆:县纪委,乡政府,今天把这个钱(补偿款)给我们,我们很高兴,感谢。

【正文】近日,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联合骑骡沟镇政府,在红梁村召开了一次涉案款现场清退会。召开清退会的缘由,还得从今年初,骑骡沟镇纪委开展的一次流动接访说起。当时,接访点刚搭建好,便有几名群众围上来反映问题。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四组村民 樊三且:我们几户一起申报了洋芋(马铃薯)种植补贴,已经验收通过了,怎么补贴(款)还没拿到手呢。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纪委副书记 谭小雪:你们刚才反映的具体是什么政策?你们总共有多少户(种植)?种了多少亩?

【同期声】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红梁村四组村民 陈呷以:去年村上给我们说,种植洋芋(马铃薯)连片50亩以上就可以申请那个补贴,我们一共有30户种植了150亩洋芋(马铃薯)。

向群众了解具体情况后,镇纪委干部立即到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具体核实。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纪委书记 张华:当时我们得到的答复是,2024年,该村的种植马铃薯补贴款已经发放完毕。为什么还有村民反映没有拿到补贴款呢?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发现其中可能存在问题,镇纪委干部在向群众承诺会核查清楚情况后,立即赶回镇政府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并及时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监委,请求指导帮助。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 李云祥:在接到镇纪委反映的线索以后,我们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专案组和骑骡沟镇纪委干部带着问题线索,调阅相关资料、走访当地群众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2024年,骑骡沟镇红梁村4组确实有30户村民种植了150亩马铃薯并申报了补贴,但是,补贴款发放名册却只有8户,县纪委监委随即找到负责名册登记的村组干部。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 李云祥:经过我们的询问,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就是出在当地干部的身上,在发放马铃薯补贴款的过程中存在着虚报冒领的现象。

红梁村马铃薯种植面积有150亩,经过县农业农村局验收后,因种植农户都在4组,红梁村便安排4组组长杨某某负责登记上报种植户名单,便于补贴款发放。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骑骡沟镇纪委书记 张华:但杨某某在登记入册的时候就动起了“歪心思”,他将本人及7名亲属的信息登记入册,8人共同冒领了本该属于30户种植户的补贴款。

事情查实后,杨某某受到政务记大过处分,并被责令辞去组长职务。清退会上,被冒领的补贴款也如数发还给了当地种植户。

【采访】凉山州宁南县纪委常委 县监委委员 蔡晓宏:惠民惠农资金是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怀,对这种“蝇贪蚁腐”必须露头就打、寸步不让。接下来,我们将在全县推行“阳光审批”系统,给惠民惠农资金加上“电子锁”,让每分钱都晒在阳光下,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宁南县纪委监委坚持推动监督执纪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延伸,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已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2426个,立案203件,制发监察建议书31份,推动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71条,清退资金1786万余元。

主持人:

守护群众利益,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重点。同样在雅安市荥经县,县纪委监委帮助泗坪乡民主村村民找回了“隐身”的竹材收购押金。

【正文】泗坪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辖区内林竹资源丰富,可采伐竹林面积约2万亩,这些竹林资源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林”。

早在2022年,泗坪乡民主村7组召开了一次竹材销售竞标会,商人游某中标该组集体所有的竹材收购权。按照约定,游某每年向集体账户缴纳5万元押金,待收购村集体所有竹材后再全额退还,但这笔本应纳入集体监管的竹材收购押金却不见了踪迹。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民主村村民 吴焕均:游老板每年收购我们村的竹子都是要交押金的,怎么这个集体公示栏上没看到呢,那他交的那些押金呢?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民主村村民 王天芹:按理说游老板收购竹子的押金,要打到我们生产队的账户里,但是最近几年公示的我们生产队的账户,都没见过这些钱。这个账户里的钱,进进出出、不清不楚的,我们心里都不踏实。

收到村民反映后,泗坪乡纪委迅速成立了由乡纪委书记牵头和纪委委员、村务监督委员组成的核查小组,对民主村的会议记录、村民小组集体账户进行核查。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黄凌飞:我们核查民主村7组2022年的会议记录上发现,收购商游某向7组缴纳了5万元的竹材收购押金,但后续两年的会议记录,都只字未提押金收缴事宜。

在接受谈话时,商人游某表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他每年都会按照约定,按时向民主村7组缴纳竹材收购押金,2022年的押金以现金形式交给7组组长周某,2023年、2024年的押金则通过微信转账付给了周某。

那么,游某是否如实供述?如果属实,为何三年的公示都没有这笔钱?押金到底去了哪里?乡纪委将该问题线索上报荥经县纪委监委后,县纪委监委随即指导泗坪乡纪委对该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安排第四纪检监察室统筹第四片区牛背山镇、荥河镇纪委精干力量,协助泗坪乡纪委开展调查工作,对证据收集、定性处理等提级审核。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泗坪乡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黄凌飞:调查发现,游某的供述属实,问题出在周某,他每次在收到钱后都并没有及时上缴组上,而是留在了自己手上。

原来,周某习惯性将每年5万元的押金存放于个人账户,到当年12月底收购结束后再退还给游某。但周某为什么不按规定把竹材收购押金存入组集体账户?存放在个人账户期间,周某又有没有挪用过这笔押金呢?背后是否还有隐情?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陈默然:周某当时交代,他就是为了图个方便,就一直把游某给的押金存在自己的微信钱包里,他也没有用,想着押金到期了就微信上直接退还给游某,这样在流程上方便些,以为这样做没多大事。

然而,调查并未就此止步。虽然钱没有挪用,但工作人员敏锐地发现:2022年至2025年期间,周某与游某之间的微信交易记录中,还有着48笔标注“押金”“提成”等字眼的转账,共计9000余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陈默然:游某在竹材收购中请周某帮忙现场调解竹材收购的纠纷、把控每天竹材的质量,协助竹材称重和代付竹材收购款等,游某就许诺给周某每吨20元的“感谢费”,都是发微信红包给他的,周某想到自己确实辛苦,就直接收了。

至此,竹材收购押金的“隐身”之谜终于水落石出。2022年,周某在收到游某交的押金现金5万元后,没有及时上缴组上,而是存放于个人账户,后续两年,周某以“简化流程”为名,要求收购商游某将押金直接转给其个人微信,在微信账户中存放,致使15万元的竹材收购押金脱离监管。同时,周某还收受了游某以“协调纠纷、把控质量”名义给予的“感谢费”。最终,周某因违反财经纪律和在管理服务活动中吃拿卡要,受到政务记大过处分,其违纪所得已被没收。

【采访】雅安市荥经县纪委常委 陶家伟: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薄弱环节,发现并推动解决村集体资产台账不清晰、资源租赁合同不规范等问题59个,立案15件15人,有效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护航村级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

无论是宁南县的马铃薯种植补贴款,还是荥经县的竹材收购押金,每一笔资金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却将黑手伸向这些资金,他们的行为,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让每一分惠民资金都能精准发放到群众手中。

好,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咱们下周再见。

编辑人员:赵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