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期《“明目行动”精准护航脱贫攻坚(2)》
发布时间:2020-05-18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凉山州作为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目前全州仍有7个县没有脱贫摘帽。为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营造风清气正良好干事环境,2019年以来,凉山州创新开展“明目行动”,督促全州集中清理核查扶贫领域工程项目,精准发现、精准惩处、精准施治,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同期声】凉山州喜德县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原站长吉伍吉古:(这件事)对人民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也很不良的影响,我对这起事件认罪悔罪。

【正文】2019年3月,喜德县纪委监委在审查调查一起违纪案件中发现,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原站长吉伍吉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采访】凉山州喜德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 木洛车姑子:他在我们国土资源局担任地环站站长期间,是负责发放喜德县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款,每户老百姓之前是1.6万的标准,之后是3万的标准。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调查发现,2011年至2017年期间,吉伍吉古利用职务便利,截留、克扣群众地灾搬迁项目补助资金170余万元用于个人开支。

2019年12月,喜德县人民法院判处吉伍吉古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同期声】外景记者 金钰棚:在切实发现问题、严肃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同时,凉山更加注重梳理和发现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漏洞,进而对症下药进行系统性地治理,规范项目实施、确保完善资金管理。

2019年底,凉山州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包括《严格规范扶贫领域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监督职责的通知》《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凉山州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工作规范》等,建立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严格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从严加强监管。

【采访】凉山州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姚大成:今年以来,根据中央纪委、省纪委、州委和州纪委的安排部署,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继续紧盯县里的权、乡村的情、村里的点,持续深化“明目行动”。

专项行动中,盐源县坚持扶贫领域工程项目应纳尽纳,围绕“3+3”重点项目,将其细化为18个大项、307个小项,通过自查、抽查、督查、巡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拉网式梳理,确保专项清理无盲区。

【采访】凉山州盐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宋和远:县纪委监委将深挖项目实施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严查问题工程背后的监管不力、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

为有效解决扶贫项目实施监督乏力的问题,凉山州创新开展实行“三盯三公开”,即:紧盯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这个“点”,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推动扶贫资金、项目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采访】凉山州会理县太平镇小村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吉军:通过村务公开,让我们的群众了解、知晓我们村上的工作、财务、项目,这样的话,让我们的老百姓能够信任支持我们村上的工作。

【采访】凉山州布拖县拉达乡特尔村村民 米色日拉:乡党委政府把所有政策都进行了公开公示,老百姓只要到村务公开栏去看,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共产党政策嘿吉嘿(很给力),共产党卡沙沙(谢谢)。

第一轮“明目行动”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凉山州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同期声】外景记者 金钰棚:今年3月3日,凉山州“明目行动”现场推进会在雷波县举行,这也标志着凉山正式启动了第二轮“明目行动”。

第二轮“明目行动”首先对第一轮工作开展了“回头看”督查,并对全州去年和今年立项建设的安全住房、乡村公路、公用基础设施等扶贫领域的工程项目,以及商务扶贫专项、农村土地整治、产业扶持基金等资金使用和实施情况,以质量为核心,同步开展清程序、清进度、清资金、清管理、清贪腐问题。

今年3月30日,布拖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曲木黑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县纪委监委立案审查。经查,2014年至2019年,曲木黑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现金135万元;安排项目承建方负责人以伪造工程资料、虚报工程量等方式,套取工程项目资金491万多元;私设小金库,随意支出,其中个人从中获利77万多元,用于单位支出413万多元。

【采访】凉山州布拖县监委委员 马尔体:特别是项目资金拨款的时候,长期不拨,长期不拨导致了有些老板只有给他送点钱,才能够顺利地把钱拿到。

4月12日,曲木黑沙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采访】凉山州布拖县交通运输局原局长 曲木黑沙: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我犯了严重的党纪党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辜负了党的关心和培养,后悔的事情太多太多,一步一步走到这一步,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在开展“明目行动”过程中,会理县创新提出“三个全覆盖”:乡镇对辖区范围内所有扶贫工程项目现场清理全覆盖;职能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工程项目现场清理全覆盖;所有扶贫工程项目审计现场全覆盖。

【采访】凉山州会理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袁文云:目的是把我们这个问题发现在第一线,整改在第一线,真正把我们监督挺在前面,护航我们的脱贫攻坚。

4月初,会理县纪委监委对通安镇金玉村一处在建蓄水池工程进行暗访时就发现了问题。调查发现,该工程未签订施工合同;前期土石方开挖有预算却违规让群众无偿投工投劳。

【采访】凉山州会理县监委委员 陈波:这个问题发现之后,我们及时将这个问题,督促通安镇党委政府,及时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目前,通安镇政府已与施工方签订了施工合同;75名群众投工投劳的报酬全部支付到位。

【同期】外景记者 金钰棚:4月中旬,由州纪委监委、州交通运输局、州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第二轮“明目行动”七个督察组,深入到7个未脱贫县各乡村,对第一轮“明目行动”当中清理出来的资金、项目等问题进行回头督查,确保彝区真脱贫,脱真贫。

今年4月18日至4月30日期间,凉山州集中对普格、布拖、昭觉、美姑、金阳、喜德、越西等7个贫困县开展专项督查,对“明目行动”开展情况、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情况、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落实情况、各级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进行集中督查,推动责任落实,精准护航脱贫攻坚。

【采访】凉山州喜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李金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州上的要求,坚决出实招,见实效,坚决不允许动扶贫奶酪。

截至目前,凉山州州直部门和各县市已围绕“3+3”清理范围,对2019年以来的项目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累计清理项目13658个、资金279亿多元。

【采访】凉山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 王军:凉山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全国人民都高度关注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坚决攻克凉山深度贫困堡垒,护航脱贫攻坚,为全面打赢打好凉山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编辑人员:王婧杰

第273期《“明目行动”精准护航脱贫攻坚(2)》

发布时间:2020-05-18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凉山州作为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之一,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目前全州仍有7个县没有脱贫摘帽。为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营造风清气正良好干事环境,2019年以来,凉山州创新开展“明目行动”,督促全州集中清理核查扶贫领域工程项目,精准发现、精准惩处、精准施治,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同期声】凉山州喜德县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原站长吉伍吉古:(这件事)对人民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也很不良的影响,我对这起事件认罪悔罪。

【正文】2019年3月,喜德县纪委监委在审查调查一起违纪案件中发现,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原站长吉伍吉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采访】凉山州喜德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 木洛车姑子:他在我们国土资源局担任地环站站长期间,是负责发放喜德县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款,每户老百姓之前是1.6万的标准,之后是3万的标准。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调查发现,2011年至2017年期间,吉伍吉古利用职务便利,截留、克扣群众地灾搬迁项目补助资金170余万元用于个人开支。

2019年12月,喜德县人民法院判处吉伍吉古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同期声】外景记者 金钰棚:在切实发现问题、严肃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同时,凉山更加注重梳理和发现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漏洞,进而对症下药进行系统性地治理,规范项目实施、确保完善资金管理。

2019年底,凉山州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包括《严格规范扶贫领域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监督职责的通知》《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凉山州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工作规范》等,建立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严格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从严加强监管。

【采访】凉山州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姚大成:今年以来,根据中央纪委、省纪委、州委和州纪委的安排部署,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继续紧盯县里的权、乡村的情、村里的点,持续深化“明目行动”。

专项行动中,盐源县坚持扶贫领域工程项目应纳尽纳,围绕“3+3”重点项目,将其细化为18个大项、307个小项,通过自查、抽查、督查、巡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拉网式梳理,确保专项清理无盲区。

【采访】凉山州盐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宋和远:县纪委监委将深挖项目实施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严查问题工程背后的监管不力、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

为有效解决扶贫项目实施监督乏力的问题,凉山州创新开展实行“三盯三公开”,即:紧盯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这个“点”,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推动扶贫资金、项目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采访】凉山州会理县太平镇小村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吉军:通过村务公开,让我们的群众了解、知晓我们村上的工作、财务、项目,这样的话,让我们的老百姓能够信任支持我们村上的工作。

【采访】凉山州布拖县拉达乡特尔村村民 米色日拉:乡党委政府把所有政策都进行了公开公示,老百姓只要到村务公开栏去看,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共产党政策嘿吉嘿(很给力),共产党卡沙沙(谢谢)。

第一轮“明目行动”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凉山州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同期声】外景记者 金钰棚:今年3月3日,凉山州“明目行动”现场推进会在雷波县举行,这也标志着凉山正式启动了第二轮“明目行动”。

第二轮“明目行动”首先对第一轮工作开展了“回头看”督查,并对全州去年和今年立项建设的安全住房、乡村公路、公用基础设施等扶贫领域的工程项目,以及商务扶贫专项、农村土地整治、产业扶持基金等资金使用和实施情况,以质量为核心,同步开展清程序、清进度、清资金、清管理、清贪腐问题。

今年3月30日,布拖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曲木黑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县纪委监委立案审查。经查,2014年至2019年,曲木黑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现金135万元;安排项目承建方负责人以伪造工程资料、虚报工程量等方式,套取工程项目资金491万多元;私设小金库,随意支出,其中个人从中获利77万多元,用于单位支出413万多元。

【采访】凉山州布拖县监委委员 马尔体:特别是项目资金拨款的时候,长期不拨,长期不拨导致了有些老板只有给他送点钱,才能够顺利地把钱拿到。

4月12日,曲木黑沙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采访】凉山州布拖县交通运输局原局长 曲木黑沙: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交通运输局的党组书记、局长,我犯了严重的党纪党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辜负了党的关心和培养,后悔的事情太多太多,一步一步走到这一步,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在开展“明目行动”过程中,会理县创新提出“三个全覆盖”:乡镇对辖区范围内所有扶贫工程项目现场清理全覆盖;职能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工程项目现场清理全覆盖;所有扶贫工程项目审计现场全覆盖。

【采访】凉山州会理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袁文云:目的是把我们这个问题发现在第一线,整改在第一线,真正把我们监督挺在前面,护航我们的脱贫攻坚。

4月初,会理县纪委监委对通安镇金玉村一处在建蓄水池工程进行暗访时就发现了问题。调查发现,该工程未签订施工合同;前期土石方开挖有预算却违规让群众无偿投工投劳。

【采访】凉山州会理县监委委员 陈波:这个问题发现之后,我们及时将这个问题,督促通安镇党委政府,及时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目前,通安镇政府已与施工方签订了施工合同;75名群众投工投劳的报酬全部支付到位。

【同期】外景记者 金钰棚:4月中旬,由州纪委监委、州交通运输局、州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第二轮“明目行动”七个督察组,深入到7个未脱贫县各乡村,对第一轮“明目行动”当中清理出来的资金、项目等问题进行回头督查,确保彝区真脱贫,脱真贫。

今年4月18日至4月30日期间,凉山州集中对普格、布拖、昭觉、美姑、金阳、喜德、越西等7个贫困县开展专项督查,对“明目行动”开展情况、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情况、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落实情况、各级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进行集中督查,推动责任落实,精准护航脱贫攻坚。

【采访】凉山州喜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李金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州上的要求,坚决出实招,见实效,坚决不允许动扶贫奶酪。

截至目前,凉山州州直部门和各县市已围绕“3+3”清理范围,对2019年以来的项目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累计清理项目13658个、资金279亿多元。

【采访】凉山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 王军:凉山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全国人民都高度关注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坚决攻克凉山深度贫困堡垒,护航脱贫攻坚,为全面打赢打好凉山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编辑人员:王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