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期《聚纪检力 解群众忧》
发布时间:2019-09-16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长期以来,由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力量不足,乡镇纪委存在职能发挥不够、监督难到位等实际问题,查处村组干部“蝇”式腐败时往往“鞭长莫及”。达州市宣汉县创新工作方法,推出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按地理区位条件将全县划分为4个工作协作区,分别设立派出乡镇纪检监察组,力求打造成执纪审查的协作基地、强化监督的前沿阵地和培养执纪尖兵的一线要地。这样的探索改革究竟效果如何?我们一起到宣汉去看一看。

 

【正文】2018年一天,宣汉县七里镇马蹄村几位村民来到县纪委监委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他们手执一面“心系老百姓为民办实事”的大锦旗,笑容满面。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七里镇马蹄村村民 苏其兵:那么多年的老问题,处理得这么好,剩余的资金发放在我们各个村民手里,村民很满意。

村民口中的“老问题”,发生在2014年。当时,该村村民就因为一笔修建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钱不对帐,多次到县纪委上访。但当县纪委按照流程将信访件转交镇纪委处理时,却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 唐攀锋:一方面,由于时间久远,施工方人员变动频繁,且临时占用土地次数多,施工单位也不清楚究竟支付了多少赔偿款。另一方面,乡镇纪委确实存在人手不足,精力有限的客观情况,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2018年以来,宣汉县纪委监委按照达州市纪委监委试点要求,针对乡镇纪委人员少、精力散、监督弱、办案难等问题,将全县划分为东乡、南坝、普光、土黄4个片区,设立4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作为县纪委监察局的派出工作机构。2018年7月,马蹄村的信访线索移交至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后,这起长达4年悬而未决的案件才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曾凡: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随即整合辖区4个乡镇纪检力量,向县纪委请示抽调十余人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问题线索进行初核,对初核中发现的违纪违规人员进行立案审查。

调查发现,2014年,当地修建了一条途经七里镇马蹄村一组的高速公路,涉及到向群众支付征地赔偿问题。其中,临时征用土地用于堆码建材的青苗补偿以及复垦费用,是由施工方直接核算出金额后,将现金交给一组组长田某代为发放给村民的。然而让村民奇怪的是,他们发现田某这笔钱“发多了”。

“发多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原来,据田某所记载的工作记录,该组收到临时用地补偿款共计9.05万元。然而,群众总共收到了补偿款12.5万元,多出了3万多元。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七里镇马蹄村村民 陈强:我们一合计发现不对账,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有部分收入隐瞒了我们,没入账,然后发的时候又没把这个数算好,就多发了。

2018年,宣汉县纪委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耗时3个多月,终于将此案办结。案件办结后,他们前往该村一组组织召开群众会,公布了该村支部书记孙某及一组组长田某通过瞒报账务、虚列开支等手段套取集体资金4.3万余元的违纪违规事实,并宣布对违纪人员的处分决定,将违纪资金发还给相关群众。案件能够被核查清楚并妥善处理,村民们既意外又开心,自发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曾凡:群众利益无小事,谁动了群众利益的“奶酪”,我们都要严肃查处。

马蹄村案的办结是宣汉县推行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的一个缩影。自成立以来,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还充分彰显了前线堡垒优势,将监督执纪深入群众身边,成为群众眼中“不走的巡察组”。

2018年3月,派出普光纪检监察组联合普光镇纪委在对辖区村(社区)的账务问题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灯笼村村民李友富自2017年9月起至2017年11月,每月在该村领取垃圾场治理费2700元共计8100元,超过正常水平。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派出普光片区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 彭潇潇:在当面核实时,李友富却说他只领了500元。我们立即对相关人员展开调查。

原来,灯笼村杨大石沟建有一处垃圾场。2017年8月起,镇政府将垃圾场管理权交由灯笼村村委会,且每月拨付灯笼村2700元垃圾场消杀治理费。村支两委聘请李友富对垃圾场进行管理,每月支付管理费500元。2017年9月至11月,村主任杨思平以李友富名义每月向镇政府领取治理费2700元后,除支付李友富工资及其他必要的除草剂、汽油、运输费等相关开支外,将余下资金3690元用于村上生活费及其他开支。最终,杨思平因违反财经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灯笼村村主任 杨思平:感谢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同志及时制止了我。不然的话,几年累计下来,问题更加会严重。

宣汉县各派出片区纪检监察组还注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片区纪检监察干部后备人才库,将辖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归口管理,实行统一调配、集中使用。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派出土黄片区纪检监察组组长 冉茂刚:各片区纪检监察组轮流抽调辖区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到纪检监察组跟班锻炼,参与监督检查、重大案件查办及交叉协作办案。

三墩土家族乡纪委书记邓鹏,两年前还是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刚被提拔为乡纪委书记时,对纪检监察工作接触不多,对日常监督、案件查办等工作如何开展了解也不深入。土黄片区纪检监察组随即抽调其进行跟班学习,逐项指导了文书写作、案件审查技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等业务工作。邓鹏感慨到,跟班学习“喂饱”了大脑,满满的全是“干货”。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纪委书记 邓鹏:在土黄片区纪检监察组跟班学习期间,充分利用跟组、监督检查、交叉执纪审查和讨论疑难案件等机会,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实际工作中,主动将所学要点用于工作实践。遇有疑难问题及时向片区纪检监察组的同志报告,片区纪检监察组的同志手把手指导工作,时刻让我们感受到组织的无穷力量。

2018年度,三墩土家族乡纪委自主查办案件5件,参与交叉协作办案3件,参与交叉监督检查6次,约谈乡镇及村社区党员干部50余人次,并圆满完成纪委其他各项工作。

可以说,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的成立,是宣汉县纪委监委监察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点,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点赞”。自2017年以来,宣汉县各片区纪检监察组共初核问题线索189件,立案审查57件,组织开展交叉办案78件、协作办案85件,各乡镇纪委立案数连续2年同比增长超过30%;2018年度全县受理信访举报数同比下降15.1%,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综合指数较2016年增加2.58分。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陈启彬:下一步,片区纪检监察组还要进一步发挥‘不走的巡察组’作用,结合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等工作,坚决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

 

主持人: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的认可是对工作成绩的最好肯定。两年来,这场富有成效的试点改革为宣汉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力量短缺问题,调动了乡镇纪委职能充分发挥,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做出了有益探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编辑人员:黄博

第238期《聚纪检力 解群众忧》

发布时间:2019-09-16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长期以来,由于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力量不足,乡镇纪委存在职能发挥不够、监督难到位等实际问题,查处村组干部“蝇”式腐败时往往“鞭长莫及”。达州市宣汉县创新工作方法,推出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按地理区位条件将全县划分为4个工作协作区,分别设立派出乡镇纪检监察组,力求打造成执纪审查的协作基地、强化监督的前沿阵地和培养执纪尖兵的一线要地。这样的探索改革究竟效果如何?我们一起到宣汉去看一看。

 

【正文】2018年一天,宣汉县七里镇马蹄村几位村民来到县纪委监委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他们手执一面“心系老百姓为民办实事”的大锦旗,笑容满面。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七里镇马蹄村村民 苏其兵:那么多年的老问题,处理得这么好,剩余的资金发放在我们各个村民手里,村民很满意。

村民口中的“老问题”,发生在2014年。当时,该村村民就因为一笔修建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钱不对帐,多次到县纪委上访。但当县纪委按照流程将信访件转交镇纪委处理时,却遇到了不小的问题。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 唐攀锋:一方面,由于时间久远,施工方人员变动频繁,且临时占用土地次数多,施工单位也不清楚究竟支付了多少赔偿款。另一方面,乡镇纪委确实存在人手不足,精力有限的客观情况,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2018年以来,宣汉县纪委监委按照达州市纪委监委试点要求,针对乡镇纪委人员少、精力散、监督弱、办案难等问题,将全县划分为东乡、南坝、普光、土黄4个片区,设立4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作为县纪委监察局的派出工作机构。2018年7月,马蹄村的信访线索移交至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后,这起长达4年悬而未决的案件才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曾凡: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随即整合辖区4个乡镇纪检力量,向县纪委请示抽调十余人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问题线索进行初核,对初核中发现的违纪违规人员进行立案审查。

调查发现,2014年,当地修建了一条途经七里镇马蹄村一组的高速公路,涉及到向群众支付征地赔偿问题。其中,临时征用土地用于堆码建材的青苗补偿以及复垦费用,是由施工方直接核算出金额后,将现金交给一组组长田某代为发放给村民的。然而让村民奇怪的是,他们发现田某这笔钱“发多了”。

“发多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原来,据田某所记载的工作记录,该组收到临时用地补偿款共计9.05万元。然而,群众总共收到了补偿款12.5万元,多出了3万多元。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七里镇马蹄村村民 陈强:我们一合计发现不对账,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有部分收入隐瞒了我们,没入账,然后发的时候又没把这个数算好,就多发了。

2018年,宣汉县纪委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耗时3个多月,终于将此案办结。案件办结后,他们前往该村一组组织召开群众会,公布了该村支部书记孙某及一组组长田某通过瞒报账务、虚列开支等手段套取集体资金4.3万余元的违纪违规事实,并宣布对违纪人员的处分决定,将违纪资金发还给相关群众。案件能够被核查清楚并妥善处理,村民们既意外又开心,自发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派出东乡片区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曾凡:群众利益无小事,谁动了群众利益的“奶酪”,我们都要严肃查处。

马蹄村案的办结是宣汉县推行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的一个缩影。自成立以来,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还充分彰显了前线堡垒优势,将监督执纪深入群众身边,成为群众眼中“不走的巡察组”。

2018年3月,派出普光纪检监察组联合普光镇纪委在对辖区村(社区)的账务问题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灯笼村村民李友富自2017年9月起至2017年11月,每月在该村领取垃圾场治理费2700元共计8100元,超过正常水平。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派出普光片区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 彭潇潇:在当面核实时,李友富却说他只领了500元。我们立即对相关人员展开调查。

原来,灯笼村杨大石沟建有一处垃圾场。2017年8月起,镇政府将垃圾场管理权交由灯笼村村委会,且每月拨付灯笼村2700元垃圾场消杀治理费。村支两委聘请李友富对垃圾场进行管理,每月支付管理费500元。2017年9月至11月,村主任杨思平以李友富名义每月向镇政府领取治理费2700元后,除支付李友富工资及其他必要的除草剂、汽油、运输费等相关开支外,将余下资金3690元用于村上生活费及其他开支。最终,杨思平因违反财经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灯笼村村主任 杨思平:感谢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同志及时制止了我。不然的话,几年累计下来,问题更加会严重。

宣汉县各派出片区纪检监察组还注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片区纪检监察干部后备人才库,将辖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归口管理,实行统一调配、集中使用。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派出土黄片区纪检监察组组长 冉茂刚:各片区纪检监察组轮流抽调辖区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到纪检监察组跟班锻炼,参与监督检查、重大案件查办及交叉协作办案。

三墩土家族乡纪委书记邓鹏,两年前还是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刚被提拔为乡纪委书记时,对纪检监察工作接触不多,对日常监督、案件查办等工作如何开展了解也不深入。土黄片区纪检监察组随即抽调其进行跟班学习,逐项指导了文书写作、案件审查技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等业务工作。邓鹏感慨到,跟班学习“喂饱”了大脑,满满的全是“干货”。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纪委书记 邓鹏:在土黄片区纪检监察组跟班学习期间,充分利用跟组、监督检查、交叉执纪审查和讨论疑难案件等机会,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实际工作中,主动将所学要点用于工作实践。遇有疑难问题及时向片区纪检监察组的同志报告,片区纪检监察组的同志手把手指导工作,时刻让我们感受到组织的无穷力量。

2018年度,三墩土家族乡纪委自主查办案件5件,参与交叉协作办案3件,参与交叉监督检查6次,约谈乡镇及村社区党员干部50余人次,并圆满完成纪委其他各项工作。

可以说,派出乡镇片区纪检监察组的成立,是宣汉县纪委监委监察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点,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点赞”。自2017年以来,宣汉县各片区纪检监察组共初核问题线索189件,立案审查57件,组织开展交叉办案78件、协作办案85件,各乡镇纪委立案数连续2年同比增长超过30%;2018年度全县受理信访举报数同比下降15.1%,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综合指数较2016年增加2.58分。

【采访】达州市宣汉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陈启彬:下一步,片区纪检监察组还要进一步发挥‘不走的巡察组’作用,结合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等工作,坚决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

 

主持人: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的认可是对工作成绩的最好肯定。两年来,这场富有成效的试点改革为宣汉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力量短缺问题,调动了乡镇纪委职能充分发挥,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做出了有益探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编辑人员: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