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新时代 护航新征程 | 泸州市:村级公开“六定三化” 基层监督提能增效
发布时间:2022-05-28
来源:泸州市纪委监委

编者按

五年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知重负重、勇毅前行,坚定稳妥正风肃纪反腐,紧扣现代化建设大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有力保障全省各项事业大踏步向前迈进。5月16日起,“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扬帆新时代 护航新征程——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专栏,集中展示我省各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成效经验,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展成效

泸州市:村级公开“六定三化”

基层监督提能增效

“公开内容从不愿看、看不懂到喜欢看、看得明白,群众对村集体事务从‘唱反调’、对着干到帮着干、抢着干,我们村也从‘全市闻名’的‘上访村’变成了乡村振兴的‘先进村’。”提起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苗沟村因为村级公开而产生的蝶变,村党支部书记彭旭康内心充满感慨。

2020年4月以来,泸州市纪委监委围绕村级公开“点题、破题、解题”,探索构建了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有力提升了基层“微权力”的监督治理效能,古蔺县龙山镇苗沟村的蝶变正得益于此。

深入调研刨根问底 分析现实难题和机制障碍

两年前,泸州市纪委监委在省纪委监委指导下,就村级公开专项监督组建专题调研组,发现基层对“公开什么、怎么公开、什么时候公开”把握不准,群众“看不到、看不懂、不愿看”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随即,调研组对村级公开的功能定位、发展历程、政策法规、工作运转、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和重点关注等相关内容进行“四个清理”。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村级公开存在三个方面的现实难题和机制障碍。从主责部门层面看,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主责部门“只管自己单线部署不管协同配合、只管粗放安排不管落细落地、只管宏观要求不管督导落实”,导致基层无所适从。从操作层面看,责任部门对公开缺乏系统、简明、实用的指导,基层存在“不会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等问题。从群众层面看,对村级公开相关问题反映强烈,以泸州市2019年扶贫领域信访数据为例,因公开不到位引发的群众信访举报占20.7%。

合江县白米镇金宝山村村干部正在村务公开栏前,为当地群众讲解高龄补贴相关政策。(罗学霞 摄)


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 构建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

基于调研结果,泸州市纪委监委秉承“守住底线、不增负担、各方满意”工作原则,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群众文化素质、信访举报量等情况,联合民政、农业农村等19个主责部门,在泸县、合江县、叙永县选取75个试点村开展实证性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试点,探索构建了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力求把上面的“千条线”拧成“一条线”,并穿到基层的“一根针”,达到“群众看得到,参与热情高;小孩扯不掉,大风吹不跑;内容要精到,语言要明了;部门深融合,上下联动好”的效果。

模式确定后,泸州市纪委监委按照“试点运行、积极探索,查漏补缺、总结完善,评估检验、全面推开”三个阶段深入推进,2020年12月底,在全市1475个村(社区)全面铺开了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

“新模式”趟出“新路径” 撬动泸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变革

“六定三化”模式,“六定”是措施、是办法;“三化”是目标、是结果。定公开事项,市县分别编制形成《村级公开指导性目录》,扎紧村级公开“千条线”的“口子”。定公开要素,制定《村级公开项目样本》,形成“菜谱式”清单,推动村级公开要素规范、要求清楚明了。定公开语境,推动村级公开语言“接地气”、内容“冒热气”、结果“聚人气”,确保群众喜欢看、引导群众经常看。定公开时间,固化公开频率和时长,纠正村级公开“一阵风”现象。定公开方式,综合利用公开栏、院坝会、电子平台等多种方式,搭建村级信息“直通车”,确保村级信息全面覆盖到群众、精准传递至群众。定公开责任,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保障村级公开运行高效。实现村级公开监督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

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运行以来,泸州市农村和社区检举控告量由2017年的1069件下降到2021年的427件,下降60%;泸州市查处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由2019年的1027件下降到2021年的505件,下降50.08%。

2021年12月10日,四川省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暨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泸州召开,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在全省推广,并被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宣传推介。

四川省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暨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泸州市召开。(刘传福 摄)


通过监督推动村级公开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强化了部门监管、减轻了基层负担、满足了群众需求,有力推动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基层“微权力”监督治理不断加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得到巩固拓展。

看变化

谈未来

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徐弟波: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的探究与推广应用,是泸州市纪委监委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一个探索与创新。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对标对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树牢“以查办案件贯穿联通‘三不’一体推进”“大抓基层”“管工作就要管队伍、抓工作就要抓队伍”三大工作理念,进一步抓牢“三个聚焦”,即聚焦主责主业,抓牢监督首责、办案引领、民心守护、正风肃纪“四项职责”,扎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聚焦夯基固本,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和工作建设,全面推行“室组”融合联动监督,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聚焦队伍建设,全力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实施“强能提能赋能”工程,从整体上提升机关运转效能、增强队伍能力素质,奋发有为推动泸州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陈浩文

扬帆新时代 护航新征程 | 泸州市:村级公开“六定三化” 基层监督提能增效

发布时间:2022-05-28 来源:泸州市纪委监委 字体大小: 分享至:

编者按

五年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五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知重负重、勇毅前行,坚定稳妥正风肃纪反腐,紧扣现代化建设大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有力保障全省各项事业大踏步向前迈进。5月16日起,“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扬帆新时代 护航新征程——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专栏,集中展示我省各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成效经验,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展成效

泸州市:村级公开“六定三化”

基层监督提能增效

“公开内容从不愿看、看不懂到喜欢看、看得明白,群众对村集体事务从‘唱反调’、对着干到帮着干、抢着干,我们村也从‘全市闻名’的‘上访村’变成了乡村振兴的‘先进村’。”提起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苗沟村因为村级公开而产生的蝶变,村党支部书记彭旭康内心充满感慨。

2020年4月以来,泸州市纪委监委围绕村级公开“点题、破题、解题”,探索构建了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有力提升了基层“微权力”的监督治理效能,古蔺县龙山镇苗沟村的蝶变正得益于此。

深入调研刨根问底 分析现实难题和机制障碍

两年前,泸州市纪委监委在省纪委监委指导下,就村级公开专项监督组建专题调研组,发现基层对“公开什么、怎么公开、什么时候公开”把握不准,群众“看不到、看不懂、不愿看”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随即,调研组对村级公开的功能定位、发展历程、政策法规、工作运转、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和重点关注等相关内容进行“四个清理”。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村级公开存在三个方面的现实难题和机制障碍。从主责部门层面看,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主责部门“只管自己单线部署不管协同配合、只管粗放安排不管落细落地、只管宏观要求不管督导落实”,导致基层无所适从。从操作层面看,责任部门对公开缺乏系统、简明、实用的指导,基层存在“不会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等问题。从群众层面看,对村级公开相关问题反映强烈,以泸州市2019年扶贫领域信访数据为例,因公开不到位引发的群众信访举报占20.7%。

合江县白米镇金宝山村村干部正在村务公开栏前,为当地群众讲解高龄补贴相关政策。(罗学霞 摄)


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 构建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

基于调研结果,泸州市纪委监委秉承“守住底线、不增负担、各方满意”工作原则,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群众文化素质、信访举报量等情况,联合民政、农业农村等19个主责部门,在泸县、合江县、叙永县选取75个试点村开展实证性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试点,探索构建了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力求把上面的“千条线”拧成“一条线”,并穿到基层的“一根针”,达到“群众看得到,参与热情高;小孩扯不掉,大风吹不跑;内容要精到,语言要明了;部门深融合,上下联动好”的效果。

模式确定后,泸州市纪委监委按照“试点运行、积极探索,查漏补缺、总结完善,评估检验、全面推开”三个阶段深入推进,2020年12月底,在全市1475个村(社区)全面铺开了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

“新模式”趟出“新路径” 撬动泸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变革

“六定三化”模式,“六定”是措施、是办法;“三化”是目标、是结果。定公开事项,市县分别编制形成《村级公开指导性目录》,扎紧村级公开“千条线”的“口子”。定公开要素,制定《村级公开项目样本》,形成“菜谱式”清单,推动村级公开要素规范、要求清楚明了。定公开语境,推动村级公开语言“接地气”、内容“冒热气”、结果“聚人气”,确保群众喜欢看、引导群众经常看。定公开时间,固化公开频率和时长,纠正村级公开“一阵风”现象。定公开方式,综合利用公开栏、院坝会、电子平台等多种方式,搭建村级信息“直通车”,确保村级信息全面覆盖到群众、精准传递至群众。定公开责任,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保障村级公开运行高效。实现村级公开监督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

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运行以来,泸州市农村和社区检举控告量由2017年的1069件下降到2021年的427件,下降60%;泸州市查处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由2019年的1027件下降到2021年的505件,下降50.08%。

2021年12月10日,四川省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暨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泸州召开,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在全省推广,并被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宣传推介。

四川省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暨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泸州市召开。(刘传福 摄)


通过监督推动村级公开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强化了部门监管、减轻了基层负担、满足了群众需求,有力推动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基层“微权力”监督治理不断加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得到巩固拓展。

看变化

谈未来

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徐弟波:村级公开专项监督“六定三化”模式的探究与推广应用,是泸州市纪委监委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一个探索与创新。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对标对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树牢“以查办案件贯穿联通‘三不’一体推进”“大抓基层”“管工作就要管队伍、抓工作就要抓队伍”三大工作理念,进一步抓牢“三个聚焦”,即聚焦主责主业,抓牢监督首责、办案引领、民心守护、正风肃纪“四项职责”,扎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聚焦夯基固本,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和工作建设,全面推行“室组”融合联动监督,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聚焦队伍建设,全力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实施“强能提能赋能”工程,从整体上提升机关运转效能、增强队伍能力素质,奋发有为推动泸州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陈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