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专班|内江市市中区:“繁简分流”助力办案质效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线索办结、案件审结平均天数有效压减32.2天和49.2天。”

“提出补证意见次数同比下降55%。”

“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立案数分别同比增长110%、366%。”

这三组数据是内江市市中区办案提质增效的一个印证,自2022年以来,该区通过“繁简分流”“类案指引”“全面过筛”全链条优化办案流程,整体办案质效直线上升。

内江市市中区纪委监委“清案推进会”现场(李澍 摄)

“分片分办”到“繁简分流”,案件查办步入“快车道”

“这个案子案情简单,抓紧快办快结,有困难及时提出来。”近日,内江市市中区纪委监委召开清案推进会,按照“类案专办、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原则,对7件在办案件、17条在办问题线索办理进度开展研判评估,一件党员干部酒驾案件被当堂点名、督促提效。

近年来,聚焦案件办结周期长问题,该区纪委监委以“分类施策”为原则,梳理健全“类案专办、简案快办、繁案精办”机制,重整片区协作、落实分流督办,推动“分片分办”向“繁简分流”拓展。其中,党员干部酒驾案件因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且流程明了,被划入“简案”范畴。

“简案未快办,症结在哪?”在该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看来,点名不是指责问责,是“点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了解到负责该案的镇纪委办案人员少且经验不足情况后,联系该单位的第一片区以“可调控、能速结”为标准,及时调配经验丰富的办案能手予以指导支援,分管领导则直接督办、带队协调,推动案件办理步入“快车道”。

“个案沟通”到“类案指引”,案件审理建立“精标准”

办案提速,但案件质量不能“糙”。为此,该区纪委监委积极作为,为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制定了一份《党员干部酒驾取证标准》。

而这,只是市中区纪委监委推动“个案沟通”向“类案指引”拓展的一个缩影。为打通“案件补查补证多”堵点,该区纪委监委优化疑难、复杂案件审理提前介入机制,细化类型案件查证流程,明确谈话取证等9种5类证据搜集4个客观要求和8项重点要求,配套完善谈话室使用、应急处置预案全过程规范指引;优化审理审调定期会商机制,按月梳理常见取证问题,形成类案取证标准及指导意见30余条。

“这些《取证标准》很好地指引了我们基层办案人员规范取证、全面取证。”城西街道纪工委书记刘萍介绍,自“个案沟通”拓展为“类案指引”后,案件补查补证多问题有效锐减。

“循线追踪”到“全面过筛”,线索排查不留“断头路”

在这些《取证标准》的指引下,该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办案质效明显提升。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办案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这些案件有无连带线索?深挖彻查是否到位?”

针对这个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推动“循线追踪”向“全面过筛”拓展新模式,永安镇纪委就是这个新模式下的受益者。

“从发现一个‘病变斑’到揪出一块‘病灶’,这个案件必须继续深挖。”永安镇纪委对本镇原国土所工作人员彭某案件开展对卷自查中,意识到彭某问题线索的办结,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彭某在国土所工作期间,利用职权在审批农村建房中谋取私利,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有其他人支应。以此为思路,永安镇纪委继续“顺藤摸瓜”,刘某、姜某等连带问题线索相继浮出水面。

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纪委走访群众摸排连带问题线索(李澍 摄)

该区纪委监委在“全面过筛”模式下建立起“要素式”线索排查机制,推动了各纪检监察组织对工程建设、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案件进行重点分析,挖掘连带线索,拓展案中案、窝案、串案;跟踪研判养老保险领域、户厕改造等各专项整治领域上报问题,顺藤摸瓜严查隐瞒不报、避重就轻等行为;定期推敲、比对调阅各单位原始会计凭证、车辆记录等第一手资料,精准锁定线索。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我们接下来会督促各办案部门严格按照这三类模式来开展工作,将案件查办提质增效做到‘常’‘长’!”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作者:王荣 吴艳 胡琳)

编辑人员:曾铃琳

三个专班|内江市市中区:“繁简分流”助力办案质效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字体大小: 分享至:

“线索办结、案件审结平均天数有效压减32.2天和49.2天。”

“提出补证意见次数同比下降55%。”

“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立案数分别同比增长110%、366%。”

这三组数据是内江市市中区办案提质增效的一个印证,自2022年以来,该区通过“繁简分流”“类案指引”“全面过筛”全链条优化办案流程,整体办案质效直线上升。

内江市市中区纪委监委“清案推进会”现场(李澍 摄)

“分片分办”到“繁简分流”,案件查办步入“快车道”

“这个案子案情简单,抓紧快办快结,有困难及时提出来。”近日,内江市市中区纪委监委召开清案推进会,按照“类案专办、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原则,对7件在办案件、17条在办问题线索办理进度开展研判评估,一件党员干部酒驾案件被当堂点名、督促提效。

近年来,聚焦案件办结周期长问题,该区纪委监委以“分类施策”为原则,梳理健全“类案专办、简案快办、繁案精办”机制,重整片区协作、落实分流督办,推动“分片分办”向“繁简分流”拓展。其中,党员干部酒驾案件因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且流程明了,被划入“简案”范畴。

“简案未快办,症结在哪?”在该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看来,点名不是指责问责,是“点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了解到负责该案的镇纪委办案人员少且经验不足情况后,联系该单位的第一片区以“可调控、能速结”为标准,及时调配经验丰富的办案能手予以指导支援,分管领导则直接督办、带队协调,推动案件办理步入“快车道”。

“个案沟通”到“类案指引”,案件审理建立“精标准”

办案提速,但案件质量不能“糙”。为此,该区纪委监委积极作为,为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制定了一份《党员干部酒驾取证标准》。

而这,只是市中区纪委监委推动“个案沟通”向“类案指引”拓展的一个缩影。为打通“案件补查补证多”堵点,该区纪委监委优化疑难、复杂案件审理提前介入机制,细化类型案件查证流程,明确谈话取证等9种5类证据搜集4个客观要求和8项重点要求,配套完善谈话室使用、应急处置预案全过程规范指引;优化审理审调定期会商机制,按月梳理常见取证问题,形成类案取证标准及指导意见30余条。

“这些《取证标准》很好地指引了我们基层办案人员规范取证、全面取证。”城西街道纪工委书记刘萍介绍,自“个案沟通”拓展为“类案指引”后,案件补查补证多问题有效锐减。

“循线追踪”到“全面过筛”,线索排查不留“断头路”

在这些《取证标准》的指引下,该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办案质效明显提升。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办案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这些案件有无连带线索?深挖彻查是否到位?”

针对这个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推动“循线追踪”向“全面过筛”拓展新模式,永安镇纪委就是这个新模式下的受益者。

“从发现一个‘病变斑’到揪出一块‘病灶’,这个案件必须继续深挖。”永安镇纪委对本镇原国土所工作人员彭某案件开展对卷自查中,意识到彭某问题线索的办结,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彭某在国土所工作期间,利用职权在审批农村建房中谋取私利,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有其他人支应。以此为思路,永安镇纪委继续“顺藤摸瓜”,刘某、姜某等连带问题线索相继浮出水面。

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纪委走访群众摸排连带问题线索(李澍 摄)

该区纪委监委在“全面过筛”模式下建立起“要素式”线索排查机制,推动了各纪检监察组织对工程建设、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案件进行重点分析,挖掘连带线索,拓展案中案、窝案、串案;跟踪研判养老保险领域、户厕改造等各专项整治领域上报问题,顺藤摸瓜严查隐瞒不报、避重就轻等行为;定期推敲、比对调阅各单位原始会计凭证、车辆记录等第一手资料,精准锁定线索。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我们接下来会督促各办案部门严格按照这三类模式来开展工作,将案件查办提质增效做到‘常’‘长’!”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作者:王荣 吴艳 胡琳)

编辑人员:曾铃琳